1、供給充足維生素。 這是妊娠期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也是滿足胎兒健康發育和避免畸形的需要。 胎兒正常發育需要大量的維生素C, 當患肝炎時, 母體的維生素C更易發生不足, 故妊娠肝患者每日維生素C的供給標準應為80~100毫克。
2、注意補充葉酸。 葉酸參與合成去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 由於妊娠期雌激素、黃體酮分泌增加, 加之肝炎病毒的破壞, 造成葉酸的代謝紊亂, 易使患者產生巨紅細胞性貧血。 此外, 有報導指出:妊娠肝患者如果缺少葉酸, 胎兒發生神經系統缺陷如無腦兒、脊柱裂等神經管畸形的危險增高。
3、注意飲食中鐵、鈣等的供給。 妊娠期鐵的需要量增高, 孕婦除需要補充自身消耗外, 尚需儲留相當數量的鐵, 以補償分娩時的損失, 同時胎兒也要儲存一部分鐵, 以供出生後6個月內的消耗。 因此, 妊娠期每日飲食中鐵的供給量應以18毫克為宜。 飲食中的鐵, 以動物性食物中的鐵的吸收率較高, 一般為10%~20%左右, 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的吸收率則較低, 如大米僅1%, 大豆為7%。 可見應多食動物肝臟、血、瘦肉、蛋黃等富含鐵質的食物;至於豆類及各種綠葉菜等也是含鐵較多的食物, 宜多吃。
4、注意飲食中鈣、磷的供給。 鈣和磷是構成骨骼、牙齒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