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歲大仍青春常駐的, 往往都是氣定神閑的慢性子。 事實上, “慢性子不易老、更長壽”確有科學道理。
1、說話慢。
老年人特別需要保持一個平和心態來養生。 語速太快, 很容易使老人情緒變得激動和緊張, 促使交感神經興奮, 造成血管收縮, 引發或加重高血壓、心臟病等的復發。
2、“火”得慢。
發洩不良情緒雖然有利健康, 但“火”來得太急也不好。 不少老人都有心腦血管疾病, 一旦動起火來, 很危險。 遇到讓人惱火的事, 不妨學學慢性子的人, 先別急著做出反應, 深呼吸, 心裡反復想想, 再發表意見。
3、起得慢。
老人早上起床時如果動作太快太猛,
4、吃得慢。
唾液中含溶菌酶, 可殺滅口腔病菌, 預防感染。 細細咀嚼能促進唾液分泌, 提高免疫力, 吃東西時, 最好咀嚼30秒再咽下。
5、排得慢。
排便不暢是不少老人的煩惱, 如果過於著急, 經常用力排便, 會使直腸黏膜及肛門邊緣出現損傷。 特別是有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的老年人, 排便時太急, 屏氣用力, 容易導致血壓驟然升高, 誘發腦溢血。
注意:
不過, 有些事情卻慢不得。 有的老人晚上有尿意, 但不願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