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大腹便便不健康 中醫教您兩招告別將軍肚

在中老年人群中, 腹部肥胖的情況十分常見, 雖然“將軍肚”顯得有風度, 卻更容易出現心肌缺血。 研究發現, 腹部肥胖的人, 發生心肌缺血的概率, 比其他人高約40%。 以下介紹兩個中醫治療腹部肥胖的方法。

敷大黃。 中藥店購買的生大黃適量, 研成粉末。 每次取10克大黃粉, 用適量黃酒調成稠糊狀, 然後塗抹在腹部皮膚上, 外面再覆蓋一層紗布, 將熱水袋(約40℃水溫)放在紗布上, 熱敷15分鐘, 每日1次。

大黃是一種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功效的常用中藥。 研究發現, 大黃有促進腸蠕動和膽汁分泌, 加速甘油三酯、膽固醇的溶解,

使脂肪細胞體積縮小的作用。 通過外敷, 皮膚吸收, 直接作用於腹部。 要注意, 在治療期間, 可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瀉, 若是腹瀉在每日3次以內, 屬於正常, 可以繼續按照原有的用量治療。 若是腹瀉每日超過3次, 則要酌情減少大黃用量。

錘帶脈。 帶脈是唯一繞行於腰腹部(腰帶部位)的經脈, 主要聯繫下腹部。 “帶”為約束之意, 有約束腰腹部經脈和臟腑的作用。 用手輕捶帶脈的方法可以讓經絡氣血運行加快, 促進體內代謝與消耗, 從而起到縮小腹圍的作用。 腹型肥胖的人, 可將雙手握成空拳, 分別從腰中心部開始, 沿著腰帶部位, 分別向兩邊捶打至腹部, 再由腹部正中開始, 向兩邊一直捶打至腰部, 此為1次, 連續捶打12次,

每日早、晚各1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