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抗病毒治療後停藥的部分患者, 還可能會出現復發。 因此, 瞭解乙肝的發展過程可以幫助乙肝患者更好的接受並堅持抗病毒治療, 減少肝硬化、肝癌的發生。
乙肝“三級跳”, 慢乙肝、肝硬化、肝癌
肝炎病毒進入體內, 如果沒有引起肝臟明顯炎症, 轉氨酶是正常的, 但病毒也沒有被清除, 而是長期在肝細胞內定居下來, 持續超過6個月被稱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如果乙肝病毒導致了肝臟炎症的發生, 肝功能持續或反復升高, 或肝組織學檢查有肝炎病變, 那就是慢性乙型肝炎了。
慢性乙肝患者由於肝臟長期發炎,
肝癌可能發生在肝炎的任何階段, 而肝硬化發展成肝癌的幾率更大些, 所以慢乙肝患者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雖然目前肝癌的診斷率和存活率都在提高, 但我們還是要盡最大努力, 不要讓乙肝發展到這個階段。
長期抗病毒,
病毒複製是乙肝進展的“罪魁禍首”, 要想勒住疾病進展的“命脈”, 關鍵就要堅持長期抗病毒治療。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4006研究證實, 通過拉米夫定3年抗病毒治療, 可以使肝硬化、肝癌發生的風險降低近一半;堅持拉米夫定10年治療, 可能實現早期肝硬化完全逆轉。 由此可見, 乙肝的抗病毒治療可以為乙肝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因此乙肝患者要堅定抗病毒治療的信心, 以減少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為治療目標。
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希望能早停藥, 但是臨床研究發現短期抗病毒(≤1年)治療, 停藥後有2/3的患者可能出現復發, 乙肝復發會對肝臟產生更嚴重的損傷, 導致肝硬化、肝癌的發生。 因此乙肝患者在開始抗病毒治療時要有持久戰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