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糖尿病女性能正常懷孕嗎?

在懷孕過程中, 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 胎盤可產生越來越多的胰島素拮抗激素(如人泌乳生長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糖皮質激素等), 它們具有升高血糖、產生酮體、促進代謝紊亂的作用, 所以需要更多的胰島素來對抗。

妊娠對糖尿病病情的影響

在懷孕過程中, 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 胎盤可產生越來越多的胰島素拮抗激素(如人泌乳生長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糖皮質激素等), 它們具有升高血糖、產生酮體、促進代謝紊亂的作用, 所以需要更多的胰島素來對抗。 但另一方面, 胎盤又產生更多分解胰島素的酶,

使本身不足的胰島素更加缺乏, 從而導致血糖進一步升高, 酮體等產生明顯增多。 另外, 因為妊娠的原因以及代謝產物的增多, 可以造成孕婦本身大血管併發症及微血管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糖尿病婦女還能懷孕嗎

研究證實, 糖尿病合併妊娠患者母子併發症與孕期血糖水準相關, 控制孕期血糖至正常, 加強母子監測, 可明顯改善母子的預後, 甚至接近正常範圍。 所以, 要強調在妊娠前開始控制血糖, 血糖正常後懷孕並加強孕期監測, 可有效改善圍產兒預後。 具體如下:

妊娠前的準備糖尿病患者準備妊娠前, 應進行全面身體檢查, 包括血壓、24小時尿蛋白定量、腎功能檢查、眼底檢查、心電圖, 明確糖尿病的病情程度。

口服降糖藥的糖尿病患者懷孕前應停用降糖藥物, 改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維持孕前及早孕期血糖正常, 能夠明顯減少胎兒畸形和流產的發生。 同時, 妊娠前3個月及妊娠早期, 服用小劑量葉酸, 每天0.4~0.8毫克, 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

如何積極控制血糖

①合理飲食:遵循個體化原則, 即使肥胖的孕婦在妊娠期也不應過分限制飲食, 否則易產生饑餓性酮症。 少量多餐, 每日分5~6餐, 早餐量不宜過多, 占全天總熱量的2/18, 午餐和晚餐各占全天總熱量的5/18, 其他為上、下午及睡前加餐, 多攝入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食品。

②適當運動:在沒有內科或產科禁忌證的情況下, 可進行適當運動, 尤其是肥胖孕婦更應該在餐後進行一定的鍛煉, 運動量不宜過大,

一般使心率保持在120次/分鐘以內, 運動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 運動項目以散步等有節奏運動為佳, 禁止劇烈運動, 有先兆流產或合併有其他嚴重併發症者不適宜運動。

③胰島素治療:根據血糖的高低, 選用短效人胰島素和中效人胰島素治療, 盡可能使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mmol/L, 夜間血糖在4.4~6.7mmol/L, 餐前血糖在3_3~5.8mmol/L, 餐後2小時血糖在4.4~6.7mmol/L。

加強孕婦及胎兒的監測孕期動態血糖監測有助於瞭解孕婦血糖並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及飲食情況。 血糖過高或過低時應檢測酮體, 特別是有微血管併發症者應每週監測尿蛋白並定期監測腎功能, 查眼底和血脂等。 在妊娠至16~20周時, 超聲檢查胎兒大小、有無畸形, 孕28周後定期瞭解胎兒發育和羊水情況, 孕34周後重複胎心電子監測。

妊娠終止的時機與方式血糖控制滿意、無母子併發症者, 可在預產期前終止妊娠。 糖尿病合併妊娠病情嚴重, 尤其合併有微血管病變者, 妊娠中晚期母子合併症較多, 通常需提前終止妊娠。 糖尿病不是剖腹產指征, 分娩方式需根據產檢情況及是否存在嚴重合併症決定。 另外, 足月後終止妊娠者, 新生兒很少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 而未足月需終止妊娠者, 尤其是血糖控制不滿意孕婦的新生兒, 多需促肺成熟治療, 可用羊膜腔內注射地塞米松。

總之, 處於生育年齡的1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生育的, 最好自身無任何併發症, 而且在妊娠前及整個妊娠期血糖控制良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