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嘔吐的鑒別診斷

一、診斷

1、具有飲食、痰涎、水液等胃內之物從胃中上湧, 自口而出的臨床特徵。 也有幹嘔無物者。

2、常伴有脘腹不適, 噁心納呆, 泛酸嘈雜等胃失和降之症。

3、起病或緩或急, 常先有噁心欲吐之感, 多由飲食、情志、寒溫不適, 聞及不良氣味等因素而誘發, 也有由服用化學藥物、誤食毒物所致者。

4、上消化道X線檢查, 纖維胃鏡檢查, 嘔吐物的實驗室檢查等, 有助於臟腑病變的診斷。

二、鑒別診斷

1、反胃反胃與嘔吐同系胃部病變, 同系胃失和降, 胃氣上逆, 同有嘔吐, 故反胃亦可歸屬嘔吐範疇, 但反胃又有其特殊的臨床表現和病機,

因此嘔吐應與反胃相區別。 反胃病機為胃之下口障礙, 幽門不放, 多系脾胃虛寒所致, 症狀特點是食停胃中, 經久複出,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宿穀不化, 食後或吐前胃脘脹滿, 吐後轉舒, 嘔吐與進食時間相距較長, 吐出量一般較多;嘔吐的病機為胃失和降, 胃氣上逆, 症狀特點是嘔吐與進食無明確的時間關係, 吐出物多為當日之食, 嘔吐量有大有小, 食後或吐前胃脘並非一定脹滿。

2、噎膈噎膈雖有嘔吐症狀, 但其病位在食管、賁門, 病機為食管、賁門狹窄, 賁門不納, 症狀特點是飲食咽下過程中梗塞不順, 初起並無嘔吐, 後期格拒時出現嘔吐, 系飲食不下或食人即吐, 嘔吐與進食時間關係密切, 因食停食管, 並未人胃, 故吐出量較小,

多伴胸膈疼痛, 噎膈病情較重, 病程較長, 治療困難, 預後不良;嘔吐病位在胃, 病機為胃失和降, 胃氣上逆, 症狀特點是進食順利, 食已人胃, 嘔吐與進食無明確的時間關係, 嘔吐量有大有小, 可伴胃脘疼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