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機:經雲: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風瘧。 《金鑒》謂:風瘧:先傷於寒, 後傷於風。 據此二說而論, 是證之因, 亦由長夏先受陰暑, 至秋感風而發也。 然而有暑無風惟病暑, 有風無暑惟病風, 必風暑合邪, 始成瘧病
鑒別診斷:此雖與暑瘧得病之因無異, 發病之時亦同, 但其見證, 自有攸分, 不可以不辨也。 蓋風瘧之為病, 寒少熱多, 不似暑瘧惡寒壯熱, 或著衣則煩, 去衣則凜。 風瘧則頭疼自汗出, 不似暑瘧肌膚無汗, 必待汗出淋漓而熱始退。 風瘧之脈, 弦而兼浮, 不似暑瘧, 脈象純弦, 或洪或軟, 若此分別, 投劑自合拍耳
處方:初宜辛散太陽法去羌活,
治則治法:初宜辛散太陽法去羌活, 加秦艽治之, 必俟寒熱分清, 始可進和解之法。 總當細審其因, 可散則散, 可和則和, 可補則補, 可截則截, 全在臨時活法耳。
病因病機:江誠曰:細觀暑瘧、風瘧, 皆由長夏感受陰暑, 併發於秋, 但暑瘧因秋涼所觸, 風瘧因秋風所觸, 以此別之, 毫釐無謬。
出處:《時病論》·卷之五(卷)·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大意(篇)
原文:風瘧經雲: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風瘧。 《金鑒》謂:風瘧:先傷於寒, 後傷於風。 據此二說而論, 是證之因, 亦由長夏先受陰暑, 至秋感風而發也。 然而有暑無風惟病暑, 有風無暑惟病風, 必風暑合邪, 始成瘧病。 此雖與暑瘧得病之因無異, 發病之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