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糖尿病患者易出現的精神症狀

1、抑鬱

糖尿病屬慢性疾病, 常需長期甚至終身治療, 易引起患者情緒低沉、抑鬱、悲觀失望, 覺得治療沒有希望, 嚴重者出現自殺念頭甚至行為。

2、焦慮

不少患者因擔心病情惡化或出現併發症, 情緒較為焦慮, 常常緊張不安、苦悶、焦慮、莫名其妙地恐懼, 並且伴有心悸、多汗、脈速、坐立不安等症狀。

3、意識障礙

糖尿病患者在軀體症狀加重或血糖升高時可出現意識障礙, 主要表現為嗜睡, 隨著血糖的變化, 意識障礙的程度也有波動。

4、神經衰弱

隨著病情發展的不同, 糖尿病患者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神經衰弱症狀,

表現為疲倦、無力, 失眠、胸悶、煩躁不安, 做事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睡眠品質差等。

糖尿病患者該如何做好心理調節?

1、正視現實

既然不如意的事情已經發生, 應該正視現實, 多找找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足, 繼續努力, 儘量避免下一次同樣的事情發生。 而不要在這件事情是否公平合理的問題上糾纏不清。

2、合理宣洩

面對壓力與挫折, 心中鬱積的消極情緒會對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如果我們能像水庫洩洪那樣, 採取合理宣洩的方式將其釋放出去, 則有益於我們的身體健康。 因此, 在重新調整對挫折的認識的同時, 針對自己的不良情緒, 可以有意識地找知心朋友訴訴苦、發發牢騷, 聽聽音樂, 看看電視, 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

3、學會放棄

當有些目標經過多次努力仍然無法實現時, 就要“識時務者為俊傑”, 考慮是否到了應該放棄的時候了。 古人雲:君子有所為, 有所不為。 有時決定做某事是果斷, 一旦發現無法實現, 立即放棄做某事也是一種果斷。 是自己的東西逃也逃不掉, 不是自己的東西勉強也勉強不來。 有時淡泊名利、寧靜致遠、隨遇而安也是一種心理自我保健的有效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