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調理糖尿病病例28例解讀

一般資料

28例中男18例, 女1O例;年齡均在4O歲以上。 均有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或四肢酸痛、全身瘙癢等症狀。 空腹血糖均在8.2mmol/L以上, 尿糖(+H{)。

治療方法
熟地黃60g, 山茱萸30g, 桑螵蛸20g, 人參20g, 白茯苓20g, 枸杞子20g, 遠志20g, 菟絲子20g, 山藥20g, 益智仁lOg, 附子(先煎)、肉桂各lOg。 水煎2次, 每日早晚各服1次。 方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枸杞子大補腎陰;人參、茯苓益氣助陽, 益智仁、桑螵蛸、遠志固腎澀精, 附子、肉桂引火歸原, 共成陰陽雙補、氣津兼顧之劑。 治療結果療效標準:三多一少消失, 化驗檢查尿糖陰性, 空腹血糖在5.6mmol/L以內為治癒。

治療結果

臨床治癒24例,

好轉4例, 總有效率 100。

體會

糖尿病在中醫學中屬“消渴”範疇, 多是由於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和素體陰虛所致, 其病理主要是燥熱偏盛, 陰津虧耗, 燥熱為標, 陰虛為本, 二者往往互為因果。 若病遷延日久, 陰損及陽可致陰陽俱虛, 因而須予調理腎陰腎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