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是一種無故出汗的病, 實際上, 自汗多半是由心腎虛弱所引起的, 要想解除此症, 那就得寧心安神, 補益心腎。
談起出汗, 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因為大家平常稍微做點鍛煉或是幹點活都會出汗, 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估計誰都沒有認真地想過出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有一些朋友很愛出汗。 當然, 炎炎夏曰, 可以說所有的人都會出汗, 不動也會出汗, 這時候這些愛出汗的朋友還沒有什麼感覺。 可到天氣並不熱, 別人都已經不怎麼出汗了, 他還經常是滿頭大汗, 比如吃飯時沒吃很熱的東西,
有的人說出點汗, 多喝點水不就可以了, 這種想法可不對。 《素問寒明五氣篇》說:“五臟化液:心為汗, 肺為涕, 肝為淚, 脾為涎, 腎為睡, 是為五液。 ”由此可見, 汗來自於心。 也就是說, 汗是心之所藏, 在內則為血, 在外則為汗, 故也有血汗同源之說, 血液耗傷的人, 不可再發其汗。 因為我們也知道精血同源, 血由精氣所化, 汗為心之液, 若出汗持續時間較長, 出汗量太多, 則常發生精氣耗傷的病變, 以致出現神情倦怠、肢軟乏力、不思飲食等症。
常人出現自汗就會感到身體不適, 而且不由得心慌害怕, 這就需要查找病因抓緊診治了。 產婦往往容易患上此症, 因為新產後氣血偏虛, 腠理不密, 不少婦女產後汗出較平時多,
這個方子源於《普濟方》, 原文說:“治睡中盜汗:酸棗仁、人參、茯苓各等分。 上為細末, 米飲調下半盞。 ”此方是後世醫者改制而成, 原料沒有改變, 只是分量配比上有所增減。 其中酸棗仁性質平和, 入心、脾、肝、膽四經, 能夠養肝, 寧心, 安神, 斂汗。 主治虛煩不眠, 驚悸征忡, 體虛自汗、盜汗。
茯苓一般生於松樹根上, 故常常又稱松苓。 味甘性平, 入於心、肺、脾經;有寧心安神、益脾和胃之效。 故可以用於養心益氣。 人參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它性平、微溫, 味甘、微苦,
統觀幾味藥物食材的作用, 可以看出棗仁人參粉對於自汗的調養極具效果。 另外, 又因為酸棗仁能夠催眠, 而茯苓、人參能安神, 所以此方還適用於神經衰弱的失眠患者。
必須說明的是, 對單獨出現的自汗, 可以依據此方來調治, 如果是急性熱病、危重症和其他疾病引起或伴發的自汗, 就應該首先治療原發病, 而不是由原發病所引發的自汗。 要有主次之分, 緩急之別。
棗仁人參粉
方源:《普濟方》
用料:酸棗仁50克, 茯苓30克, 人參12克。
制法:共研為細末。
用法:一天3次, 每次5~6克, 溫水送服。 亦可入粥中煮食。
功效:用於體虛自汗, 盜汗。 因三者又能養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