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逐漸轉涼, 秋意漸濃。 中秋節即將到來, 小長假前後很多市民都會選擇中秋節出遊。 比起盛夏出遊的激情和火辣, 涼爽的秋天似乎更加愜意。 但是, 中秋節出遊前還是需要做好功課, 為自己和家人的身體保駕護航。
因為寶寶的食物一般和大人不一樣, 所以如果外出幾天, 最好把寶寶的食品考慮周全, 也許媽媽們會覺得去的地方不太偏僻, 到那再買也可以, 但畢竟是出門在外, 不如在家方便, 因此寶寶旅途中的食物要備全。 旅途中帶上獨立包裝的餅乾、蛋糕、雞蛋等,
中秋節出遊注意事項:“大吃大喝”時防腹瀉
旅行者腹瀉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但以夏秋季節為發病高峰時期。 外出旅行前, 主動瞭解所去景區的地理環境、氣候變化、衛生狀況以及有無傳染病流行等情況,
中秋節出遊注意事項:小長假不宜“黑白顛倒”
由於中秋假期時間不長, 外出旅行時儘量不要選擇太遠的旅遊地點, 以免旅途奔波。
中秋節出遊途中帶什麼藥
暈動片:含有苯巴比妥、東莨菪堿及阿托品, 是防治暈車、暈船、暈飛機的常用藥品。 成人每次宜服1片, 不宜多服。 如長途旅行, 每天的藥量不能超過4片。 本品應在乘車船前1小時服下。 如乘坐飛機, 則以舟車寧、旅行口香膠咀嚼片更為適合。
清涼油:能祛暑、醒腦提神、消炎退腫、止痛止癢。 可用於悶熱不適、中暑、傷風感冒、頭痛頭昏以及蚊蟲叮咬、皮膚瘙癢等。 用時可塗抹太陽穴、頭頸部或患處。
人丹:能祛暑、生津、健胃。 可用於中暑、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用來預防暈車、暈船、暈機。
藿香正氣丸:能祛暑化濕、解表和中。 可用於夏令外感、中暑頭痛、發熱、吐瀉、腹脹等。
保和丸(小丸):對旅遊中飲食失調、消化不良、不思飲食、腹脹、噁心、噯氣等有良好療效。
外傷藥:如正紅花油, 可用於扭傷淤腫、跌打刀傷、蚊叮蟲咬等。 麝香跌打膏可消腫止痛。 創可貼可以處理一些小傷口。
潤喉藥:氣候乾燥易使人口乾舌燥, 甚至咽喉腫痛。 有慢性咽炎的患者應帶點潤喉片等可以緩解咽喉幹痛。
黃連素片: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故可用於“旅遊瀉”、腸道感染等。 除此之外, 也可用於治療游泳引起的紅眼病及中耳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