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謹記中秋節出遊注意事項 讓健康與快樂同行

氣溫逐漸轉涼, 秋意漸濃。 中秋節即將到來, 小長假前後很多市民都會選擇中秋節出遊。 比起盛夏出遊的激情和火辣, 涼爽的秋天似乎更加愜意。 但是, 中秋節出遊前還是需要做好功課, 為自己和家人的身體保駕護航。

中秋節出遊注意事項:親子游裝備要齊全

因為寶寶的食物一般和大人不一樣, 所以如果外出幾天, 最好把寶寶的食品考慮周全, 也許媽媽們會覺得去的地方不太偏僻, 到那再買也可以, 但畢竟是出門在外, 不如在家方便, 因此寶寶旅途中的食物要備全。 旅途中帶上獨立包裝的餅乾、蛋糕、雞蛋等,

一旦寶寶餓了卻不能立即找到餐廳時可以食用。 寶寶離不開溫水, 無論是為了平時喝水還是沖奶粉, 一定要帶上保溫杯。 好動的寶寶旅途中總喜歡到處亂摸亂抓, 之後又要吃東西, 所以一定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不用髒手揉眼睛, 同時帶上濕巾, 保證寶寶的清潔衛生。 在外旅行, 一日三餐都是在餐廳解決, 寶寶也許會有胃不適或者水土不服現象, 可能導致腹瀉, 所以細心的媽媽一定要記得為寶寶帶些止瀉藥, 以防不備只需。

中秋節出遊注意事項:“大吃大喝”時防腹瀉

旅行者腹瀉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但以夏秋季節為發病高峰時期。 外出旅行前, 主動瞭解所去景區的地理環境、氣候變化、衛生狀況以及有無傳染病流行等情況,

並接受相應的預防接種。 秋天氣候涼爽, 很多人的胃口也變得好起來, 在旅遊景點發現特色的美味, 難免要“大吃大喝”。 由於衛生條件的影響和一定程度上的暴飲暴食, 腸胃較差的人很容易發生腹瀉。 一旦在旅行中發生腹瀉, 輕者可服用止瀉藥, 嚴重者要懷疑是否受到細菌感染, 長時間腹瀉不止且脫水及電解質紊亂者, 需要到醫院就醫, 以免發生意外。 發生腹瀉後人的身體容易變得虛弱, 最好多臥床休息, 在室內稍事活動, 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稀粥、麵條為宜, 多喝白開水。

中秋節出遊注意事項:小長假不宜“黑白顛倒”

由於中秋假期時間不長, 外出旅行時儘量不要選擇太遠的旅遊地點, 以免旅途奔波。

也不要徹底打亂原有的生活方式, 堅持自己的日常生活規律, 保證睡眠, 防止旅行疲勞。 旅途中保持輕鬆穩定的情緒, 不要為趕乘火車或飛機而過度緊張。 遊玩時也要注意行程、景點的安排, 不要讓自己太勞累。 另外, 要根據當地環境及氣候變化來增減衣服, 晚間睡覺要蓋好被褥, 以防受涼感冒。 尤其是在假期快要結束的時候, 更要合理選擇回程的時間和交通工具, 給自己足夠的時間休息和調整。

中秋節出遊途中帶什麼藥

暈動片:含有苯巴比妥、東莨菪堿及阿托品, 是防治暈車、暈船、暈飛機的常用藥品。 成人每次宜服1片, 不宜多服。 如長途旅行, 每天的藥量不能超過4片。 本品應在乘車船前1小時服下。 如乘坐飛機, 則以舟車寧、旅行口香膠咀嚼片更為適合。

清涼油:能祛暑、醒腦提神、消炎退腫、止痛止癢。 可用於悶熱不適、中暑、傷風感冒、頭痛頭昏以及蚊蟲叮咬、皮膚瘙癢等。 用時可塗抹太陽穴、頭頸部或患處。

人丹:能祛暑、生津、健胃。 可用於中暑、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用來預防暈車、暈船、暈機。

藿香正氣丸:能祛暑化濕、解表和中。 可用於夏令外感、中暑頭痛、發熱、吐瀉、腹脹等。

保和丸(小丸):對旅遊中飲食失調、消化不良、不思飲食、腹脹、噁心、噯氣等有良好療效。

外傷藥:如正紅花油, 可用於扭傷淤腫、跌打刀傷、蚊叮蟲咬等。 麝香跌打膏可消腫止痛。 創可貼可以處理一些小傷口。

潤喉藥:氣候乾燥易使人口乾舌燥, 甚至咽喉腫痛。 有慢性咽炎的患者應帶點潤喉片等可以緩解咽喉幹痛。

黃連素片: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故可用於“旅遊瀉”、腸道感染等。 除此之外, 也可用於治療游泳引起的紅眼病及中耳炎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