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大多是由於長期精神緊張、飲食無規律、飲烈性酒、進食刺激性食物造成胃液分泌紊亂和胃黏膜損傷所致。 患消化性潰瘍的患者, 食物的性質可影響胃痛的發作時間和程度, 進食的量也與胃痛的發作有關。 所以, 要控制病情更是要從飲食方面著手。
一、少量多餐
定時定量;每天5~7餐, 每餐量不宜多。 少量多餐可中和胃酸, 減少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 又可供給營養, 有利於潰瘍面癒合, 對急性消化性潰瘍更為適宜。
二、避免刺激性食物
機械性和化學性刺激過強食物應避免, 機械性刺激增加對粘膜損傷,
三、選擇細軟易消化食物
選擇營養價值高, 細軟易消化的食物, 如牛奶、雞蛋、豆漿、魚、瘦肉等。 經加工烹調使其變得細軟易消化、對胃腸無刺激。 同時補充足夠熱能、蛋白質和維生素。
四、供給豐富維生素
選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食品;主食以麵食為主, 出血時應禁食,
五、烹調方法
潰瘍病所吃食物必須切碎煮爛;可選用蒸、煮、汆、軟燒、燴、燜等烹調方法, 不宜用油煎、炸、爆炒、醋溜、冷拌等方法加工食物。
六、其他
進食時應心情舒暢、細嚼慢嚥、以利於消化。 照顧患者的飲食習慣, 配製可口飯菜。 供給細軟、粗纖維少食物, 應注意預防便秘。 睡前加餐, 對十二指腸潰瘍尤為適宜, 可減少饑餓性疼痛, 有利於睡眠。
99藥劑員提醒胃潰瘍患者不能食用鹼性食物及酸性水果, 睡眠充足也很關鍵, 儘量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