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的時候是進補的最好時候, 同時也是我們進行養生和食療的時節, 在進補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並不是所謂的大魚大肉進補, 而是要根據季節的自然規律和我們身體情況相結合來進補, 這樣的效果會最好, 對身體也最安全和健康, 而且時間和方法是最重要的, 秋天吃什麼補身體?下面我們來進行一下瞭解。
秋天, 有利於調養生機, 去舊更新, 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 因此, 稍加滋補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秋季進補, 應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 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
1、百合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 百合味甘微苦, 性平, 入心肺經;主治陰虛久咳, 痰中帶血, 咽痛失音;熱病後期, 餘熱未清, 或情志不遂, 虛煩驚悸, 失眠多夢, 精神恍惚, 癰腫。 由於百合營養豐富, 常用來作為作強身健體的滋補食品, 增強免疫功能。 百合的滋補作用可與人參媲美。
百合與粳米煮粥, 對中老年人及病後身體虛弱而有心煩失眠、低熱易怒者尤為適宜。 另外在百合粥內加入銀耳,
2、蓮子
蓮子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古人認為它“享清芳之氣, 得稼穡之味, 乃脾之果也”。 秋天食用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 不僅有助緩解失眠等, 對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 蓮子還可以通過補腎增強免疫力, 達到潤肺的效果。
市場上的蓮子有紅蓮子和白蓮子之分, 紅蓮子口感較硬, 但補腎、補血效果更好;白蓮子口感香糯, 健脾的功效更強。 除了蓮子粥、紅棗銀耳蓮子湯、銀耳蓮子羹等傳統食用方法, 用蓮子心泡茶去心火效果更佳, 蓮子泡酒則固腎效果更為顯著。
3、栗子
栗子, 素有“乾果之王”的美譽。 你或許很難想到, 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番茄還要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 栗子較甜, 糖尿病患者忌食。 而且栗子吃多了會滯膩和引起消化不良, 因而嬰幼兒、脾胃虛弱、患有慢性胃腸道疾病的人群最好少吃。
4、羊肉
羊肉較牛肉的肉質要細嫩, 容易消化, 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 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 膽固醇含量少, 是秋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 可收到進補和防寒的雙重效果。
但需注意的是, 羊肉畢竟性偏溫熱, 並非人人皆宜。 陰虛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關節炎、濕疹及發熱者應忌食。
5、芝麻
進入秋季, 人體皮膚易乾燥, 而芝麻有滋潤皮膚的特點。 中醫對芝麻的藥用有較高的認識, 稱它是一味強壯劑, 有補血、潤腸、生津、通乳、養發等功效, 適用於身體虛弱、頭髮早白、貧血萎黃、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頭暈耳鳴等症狀。
通過以上的介紹, 我們現在知道了秋天吃什麼補身體, 這也是一種在秋天進行食療的方法, 另外我們也要注意生活有規律, 不但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而且還要飲食有規律, 特別是不能出現暴飲暴食的情況, 平時我們也要多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