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吃米飯, 來碗麵條就再好不過了。 不但小孩喜愛吃麵條, 大人也愛吃。 因為麵條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粗纖維及鈣、鐵、磷等豐富的營養素, 而且吃起來很有飽足感。
吃麵條的好處很多:
一、麵條不含膽固醇, 是心腦血管病人的理想食品;
二、麵條的熱量低, 不會引起肥胖;
三、可作為運動員的理想食品, 100克麵條水煮後增重到400克, 使人耐饑餓又耐乾渴
第三, 麵條能夠分解脂肪, 因為麵條不含脂肪, 可使胰島素保持在正常、穩定的水準, 進而保持血糖的長期穩定。
吃麵條注意事項:
1、麵條最適合中午吃。 麵條可以為人體提供足夠的能量,
2、吃麵條不會胖。 每150克煮熟的麵條含有1克脂肪、7克蛋白質、40克碳水化合物, 熱量是180千卡, 它脂肪不多, 但特別能給人飽腹感。 所以, 每天攝入適量的麵條, 並不會有發胖的風險。
3、越筋道的面越營養。 一般來說, 越筋道的面含有更多的蛋白質。 當然, 製作工藝也會導致麵條口感的差異。 比如, 北方的面為了使面更筋道, 會加一些鹽來“醒面”, 這並不會破壞面的營養, 所以不必擔心。
4、麵條要溫乎乎地吃。
5、原湯化原食。 在烹煮澱粉類食物時, 它們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 當加熱到100℃時, 澱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 能幫助消化食物。 麵湯中還含有消化酶, 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 也可幫助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