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釣鯽魚技巧 小溪中釣鯽魚的五個技巧

冬天雖然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相對其他季節是釣魚淡季, 但是只要掌握一定的釣魚技巧, 還是會有不錯魚獲的。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釣鯽魚技巧, 教給大家如何在小溪中冬釣鯽魚, 一起看看吧。

釣鯉魚技巧

一、力求擇機出釣

眾所周知, 魚類是趨溫性極強的動物, 尤其冬季天寒水涼更是如此。 由於冬季有別於其他季節, 鯽魚有時不愛活動, 基於此情, 釣手在出釣前最好注意收聽、收看當地氣象臺站頒佈的天氣預報資訊和實地觀察天象。 通常應選擇風和日暖的天氣, 最高溫度應在8℃以上, 最低不應低於-5℃以下,

因氣溫過低鯽魚基本無食欲, 所以釣到它的幾率幾乎為零。

具體而言, 若早上呈現濃香霜凍(農諺雲:濃霜強太陽。 說明下霜是好天氣。 )或小溪結有薄冰, 陽光明媚無大風的天氣出釣較為理想。 還有就是, 從個人體感來判定天氣狀況, 即是人無縮手縮腳感, 即能伸開手或無大風比較暖和的天氣均可以出釣。

二、選擇適宜釣點

常言道:“釣魚不釣草, 等於瞎胡跑。 ”從實踐來看選水草邊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冬季水域中水草雖已枯黃, 但它仍能起到隱蔽、禦寒、聚集浮游生物等作用, 鯽魚見有如此好的水域環境, 非常樂意在這裡安營紮寨。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釣手應選擇水草稀疏適宜處作釣點。

此外, 還可選障礙物和倒樹處作釣點。

在小溪, 沿岸長有樹木, 遇到大風必有樹枝折斷落入水中;另外, 秋冬交替正是農村修樹時節, 修樹時有部分樹枝落入水中;再就是發洪水時被淹沒的樹木, 其中許多被砍伐, 但水中仍有橫七豎八的倒樹、樹枝、樹樁等。

在這些倒樹和樹枝下面有許多鯽魚在棲身, 越是枯樹枝、樹樁處聚集的魚越多。 因這裡有很多腐爛物會引來許多浮游生物和小蟲、小蝦, 這些便成為鯽魚的美味, 所以這裡讓它久久不願離去, 願繼續在此棲身。

三、選用優質魚餌與做窩

1、誘餌

原料

丁香藥酒、藥米、香粉、腥粉、菜籽餅、紅糖、麥麩。

泡藥酒配藥米

把15~16粒丁香放在500毫升高度大麯酒裡泡20天左右, 即成藥酒。 用藥酒拌小米或碎玉米即成藥米。

把桂皮和白芷、山奈等量(總量自定)混合在一起, 放在鍋裡用文火炒一抄, 碾成粉狀, 即成香粉。

腥粉的製作

把小幹魚或小幹蝦放在鍋裡用文火炒一炒, 碾成粉狀即成腥粉。 也可以把水蛭曬乾碾成粉狀使用。 把菜籽餅碾成高粱、小米大小顆粒, 用文火炒熟備用。 把麥麩用文火炒熟(切忌炒焦)晾涼備用。 買來紅糖。

誘餌的配製

取碎菜籽餅、麥麩、藥米等量(總量自定)香粉(藥米的1/3)、腥粉(藥米的1/3), 加一些紅糖, 混合在一起, 加適量的藥酒, 反復攪勻, 使其似成團狀, 封12個小時即可用來打窩誘魚。 打窩前, 如料凝成團, 可將其搓散後再打窩。 打窩時可打重窩。

此誘餌具有很濃的香味和腥味, 在溫度低的水裡穿透力很強, 對鯽魚有很強的誘力, 保窩時間長,

上魚率高。

2、釣餌

1.用紅蟲或紅蚯蚓掛鉤後, 在玉米香精裡蘸一下再垂釣, 效果會更好些。

2.用小麵團掛鉤釣。 取炒豆麵1/3、細白面2/3混合在一起, 放一些香粉、一些腥粉、幾滴藥酒、一些紅糖和適量的水, 把面和成軟硬適中不粘手後, 再讓面“醒”10分鐘, 捏成適中的小麵團掛鉤釣。

四、釣具的合理搭配

冬季主釣鯽魚, 又在小溪中垂釣, 其釣具搭配理應採用“微型”釣組。 竿, 因冬季為枯水期, 近岸水體較淺, 為此用5、4~7、2米軟調長竿為宜。 線, 主線用0、8~1、0號強力線, 線長視水體深淺確定, 腦線長5~6釐米即可。 鉤、宜採用5~6號伊勢尼鉤, 但鉤條要細軟為妥。 墜, 宜採用輕墜。 漂, 最好用市售彩色塑膠星漂。 其中, 漂與墜務必要匹配得當, 漂的浮力應略大於餌鉤總重力,

通常讓2粒漂呈現於水面, 4粒在水下, 此狀態下餌鉤在水底讓鉤背剛觸底為妥。

以實踐證明來看, 冬釣鯽用散漂優於立漂, 尤其在窩點凹凸不平深淺不一時均好用, 也便於調漂且靈敏度高, 非常適宜在草洞、草縫處逗鉤。 立漂雖醒目亦靈敏, 但在草洞、草縫這些特殊釣點就顯得難以勝任, 稍不留神就會發生掛漂, 有時還會影響抬竿得魚。

五、具體垂釣方法

首先, 在垂釣場所要保持安靜, 走動時腳步要輕, 避免大聲喧嘩。 當你將餌鉤穿好時, 就可輕輕將其拋投至窩點水面(不得發出任何聲響), 否則極易使魚受驚嚇而逃。 讓餌鉤緩緩下沉, 待餌鉤落底後, 應不時小幅提起放下, 一般應控制在20-30釐米幅度上下, 以此達到誘魚咬鉤之目的。

其間要有意識地暫停30-60秒,繼而再重複以上操作,這樣在某種程度上誘魚效果會更佳。若在某個窩點較長時間守候仍無魚咬鉤(一般2小時以上),此時你也別枉費心機,應由“靜守”變“遊動”,儘快轉移到其他處窩點垂釣。

冬天,由於你用的是蟲餌,加之在水中長時間浸泡,極易死亡變色(不再蠕動,紅色的變白,白色的變灰),其特有的味道亦基本消失,這樣的釣餌已影響誘魚效果,此時就要及時更換。此季節一般在8-10分鐘就應更換釣餌,實踐證明,勤於換餌對誘魚咬鉤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有些釣手認為,在自然水域做窩子,魚類亦都是聚在窩內,於是“不敢越雷池半步”,始終在窩點內垂釣。從實際情況看,其實並不然,有時大多魚類並非都喜歡在窩內活動、覓食。有些魚類到窩點轉悠片刻並品嘗誘餌,一會兒工夫又會離窩而去,到窩的週邊(大約距離點1米左右處)作短暫逗留。

鑒於此情,釣手就應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抓住有利時機,及時調整戰略戰術,將餌鉤向窩點外轉移。經反復引逗,在美味的誘惑下,魚類在消除疑惑後終將張口品嘗鉤餌,從而提高魚獲率。

結語:上文從釣點的選擇、餌料的配方、釣具的合理搭配等五個方面介紹了冬季在小溪中釣鯽魚的技巧,小夥伴們學會了嗎?希望小編的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後小編祝大家釣魚都有好的魚獲。

其間要有意識地暫停30-60秒,繼而再重複以上操作,這樣在某種程度上誘魚效果會更佳。若在某個窩點較長時間守候仍無魚咬鉤(一般2小時以上),此時你也別枉費心機,應由“靜守”變“遊動”,儘快轉移到其他處窩點垂釣。

冬天,由於你用的是蟲餌,加之在水中長時間浸泡,極易死亡變色(不再蠕動,紅色的變白,白色的變灰),其特有的味道亦基本消失,這樣的釣餌已影響誘魚效果,此時就要及時更換。此季節一般在8-10分鐘就應更換釣餌,實踐證明,勤於換餌對誘魚咬鉤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有些釣手認為,在自然水域做窩子,魚類亦都是聚在窩內,於是“不敢越雷池半步”,始終在窩點內垂釣。從實際情況看,其實並不然,有時大多魚類並非都喜歡在窩內活動、覓食。有些魚類到窩點轉悠片刻並品嘗誘餌,一會兒工夫又會離窩而去,到窩的週邊(大約距離點1米左右處)作短暫逗留。

鑒於此情,釣手就應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抓住有利時機,及時調整戰略戰術,將餌鉤向窩點外轉移。經反復引逗,在美味的誘惑下,魚類在消除疑惑後終將張口品嘗鉤餌,從而提高魚獲率。

結語:上文從釣點的選擇、餌料的配方、釣具的合理搭配等五個方面介紹了冬季在小溪中釣鯽魚的技巧,小夥伴們學會了嗎?希望小編的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後小編祝大家釣魚都有好的魚獲。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