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視頻 教你楊式太極拳步法怎樣習練

楊式太極拳的整體拳架開展大方, 動作松柔緩慢, 行動速度均勻, 練習起來需要掌握一些要領。 下面, 小編就來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楊式太極拳的步法動作的練習, 大家可以根據文中的練習方法進行學習哦!

楊式太極拳步法練習

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之練習談中指出:“太極拳開始, 先練拳架。 所謂拳架者, 即照拳譜上各式名稱, 一式一式由師指教, 學者悉心靜氣, 默記揣摩, 而照行之, 謂之練架子。 ……太極拳之程式, 先練拳架(屬於徒手), 如太極拳、太極長拳;其次單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散手;再次則器械,

如太極劍、太極刀、太極槍(十三槍)等是也。 ”由此看出, 楊式太極拳講究盤拳架, 盤拳架即是練活樁。 盤拳架是學練太極拳的基礎, 無論練基礎架、功力架還是技擊架, 都要從一式一式中認真揣摩, 而照行之。 久練自能得到即有松沉勁, 又有虛靈勁。

先說楊式太極拳的邁步:

“兩腿宜分虛實, 起落猶似貓行”。 怎樣才能練出貓行步?方法如下:出腳時, 腳踝放鬆, 先以大拇趾引領, 與地面平行向前探出, 隨即腳跟著地, 前腳掌略向上揚(不要過高), 將前腳掌落平後, 屈前腿蹬後腿, 重心前移成弓步。 注意, 向前邁步時, 體重要坐在支撐腿上, 勁力從支撐腿向下松沉, 邁出的腳自然被送出。 就好像翹翹板一樣, 一端向下, 另一端自然向上,

尾骨坐在腳跟上, 以腰弓的彈性將腳送出。 弓步完成時, 弓腿以小腿與地面垂直為宜, 膝蓋前弓萬萬不可超過腳尖, 感覺全腳掌與地面貼平, 俗稱湧泉穴與大地接吻, 腳上各個關節都要放鬆。 “腿曲至垂直為准, 逾此謂之過勁。 身軀前僕, 即失中正之勢。 ”澄甫先師之言不可不察。

再說上步。 上步離不開碾步。 什麼是楊式太極拳的碾步?無外乎擺腳、扣腳, 所不同的是要以腳跟為軸, 腳掌輕貼地面碾轉(或以腳掌為軸碾轉腳跟), 如同碾砣在碾盤上轉動一樣, 楊式太極拳的碾步由此而得名。 上步之先, 首先弓腿的重心一定要移動到腳跟上, 此時前腳掌虛貼地面, 然後再轉體, 通過胯, 又通過膝帶動腳掌輕貼地面的內扣或外擺。 碾步過程中切忌腳掌高高翹起,

離開地面挪動。 腳掌碾轉到位後, 重心前移, 後腳跟一定要向上提起, 前腿漸實, 後腿漸虛, 後腿收至支撐腿內側, 支撐腿坐實, 轉體將上步的腿邁出, 這樣才能走出輕柔靈活的貓步。 注意, 所謂腳下走弧線, 是在上步的過程中, 由於身體的轉動(俗稱轉腰)和腿的收回、邁出自然生成的, 不可一味的不轉腰只用腳蹚走弧線。 更重要的是, 在碾步過程中, 不可將體重全部沉落在前弓腿上。 此時內勁要向上虛靈, 左右虛實輕靈轉換, 實腿漸虛、虛腿漸實的完成上步過程。 完成拳式時要沉穩, 運轉過程中要輕靈, 其中在碾步時又有一處的虛實變化, 如此微妙的變化, 非習拳多年靜心感悟是難以體會到的。 如果此時體重全部落在弓腿上,
在碾步時又不知虛靈, 久而久之膝關節自會受損, 後果可想而知。

難度較大的是轉體在180度以上的拳式, 如攬雀尾接單鞭、抱虎歸山接肘底看捶、扇通背接翻身撇身捶等, 雖然是實腿碾轉, 但切不可將體重壓在實腿的膝關節上, 而是以實腿的腳跟為軸, 腳掌輕貼地面碾轉。 轉體在180度以上的拳式, 除了注意掌握碾轉的方法, 還要注意圓襠開胯, 即後蹬腿不要挺直, 應鬆開膝、胯關節, 在轉體過程中, 後腿的膝關節不要內扣, 以免形成尖襠。 掌握正確的碾轉方法, 既可以做出漂亮的拳式, 又可以避免運動傷害。

後撤步與前進步有異曲同工之妙:

撤步時勁力從支撐腿向下松落, 前腿自然向上抬起, 經支撐腳內側向後撤出,

切忌帶體重向後落步。 腳掌先落地, 腳跟內收, 全腳掌落平, 隨即順勢轉體, 屈後腿蹬前腿, 前腳隨轉體以腳跟為軸將腳尖碾正。 後撤步時注意前腳向上抬起時, 身勢不要向上起。

舉一反三, 練習平行步的關鍵同樣是全身鬆開, 平行出步的腿要放鬆, 支撐腿一側的腰胯更要放鬆。 和上步相同, 勁力從支撐腿松落到腳底, 平行出步的腿自然而然向上提起, 向側面邁出。 應避免支撐腿僵硬, 用本力控制邁出腿。 應該像一側秤砣下沉, 一側重物提起。 在練習平行步時, 不要忘記落下的腳和提起的腳要五趾鬆開, 腳跟、腳掌、腳趾輕柔過渡, 不可起落像砸夯一樣。

以上所說主要是腳。 “其根在腳”, 腳是人體的根基, 腳也是肢體的梢節, 前進、後退、左右轉換均要靠腳來實現。練拳時,腳要平松落地,腳底湧泉穴與地面相貼,與大地融為一體。邁步時要鬆開腳踝,以大拇趾引領方向,輕落腳跟,做到“邁步如貓行”。腳尖的下垂和上翹要適度,否則,影響步伐的靈活。腳掌外擺、內扣的碾轉要在腰的帶動下,配合胯、膝關節的轉動,完成腰―胯―膝―腳節節貫穿的傳導過程,才能做到松柔圓活,不可在腰沒動的情況下,腳隨意妄動。

澄甫先生說“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分清虛實猶為重要,不僅僅在一式完成時分出虛實,更要緊的是在運動過程中分出虛實。要做到能自如控制邁出腿和收回腿過程中的每一個點,即在運動過程中的任意點都能夠隨時停住,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楊式太極拳樁步練習的正確方法。練習太極拳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需要掌握動作要領。

再說分清虛實:

講到分虛實,如果只意識到人的體重在兩腿上分佈重量的多少是不夠的。在太極拳運動過程中,不僅兩腿分虛實、兩手分虛實,還要上下分虛實、左右分虛實、前後分虛實、思想意識分出虛實。一邊盤架子,一邊用心體悟身體的每一分微妙變化,勁力的走向,攻防的轉換。

有了正確的練拳方法,盤拳架的過程中還要務必做到相連不斷。一式之終點即下一式之起點。“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終,綿綿不斷,周而復始,迴圈無窮。”照此常年練習,步中有樁,樁中有步,步樁合一,在步樁中練出真功,必將事半功倍,學有所成。願天下有志者事竟成。

前進、後退、左右轉換均要靠腳來實現。練拳時,腳要平松落地,腳底湧泉穴與地面相貼,與大地融為一體。邁步時要鬆開腳踝,以大拇趾引領方向,輕落腳跟,做到“邁步如貓行”。腳尖的下垂和上翹要適度,否則,影響步伐的靈活。腳掌外擺、內扣的碾轉要在腰的帶動下,配合胯、膝關節的轉動,完成腰―胯―膝―腳節節貫穿的傳導過程,才能做到松柔圓活,不可在腰沒動的情況下,腳隨意妄動。

澄甫先生說“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分清虛實猶為重要,不僅僅在一式完成時分出虛實,更要緊的是在運動過程中分出虛實。要做到能自如控制邁出腿和收回腿過程中的每一個點,即在運動過程中的任意點都能夠隨時停住,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楊式太極拳樁步練習的正確方法。練習太極拳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需要掌握動作要領。

再說分清虛實:

講到分虛實,如果只意識到人的體重在兩腿上分佈重量的多少是不夠的。在太極拳運動過程中,不僅兩腿分虛實、兩手分虛實,還要上下分虛實、左右分虛實、前後分虛實、思想意識分出虛實。一邊盤架子,一邊用心體悟身體的每一分微妙變化,勁力的走向,攻防的轉換。

有了正確的練拳方法,盤拳架的過程中還要務必做到相連不斷。一式之終點即下一式之起點。“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終,綿綿不斷,周而復始,迴圈無窮。”照此常年練習,步中有樁,樁中有步,步樁合一,在步樁中練出真功,必將事半功倍,學有所成。願天下有志者事竟成。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