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食鹽的8大常見認知誤區知多少

食鹽是我們烹飪時不能少的調味品, 要提醒大家的是有很多對食鹽的認知是有誤區的, 這樣會誤導我們使用食鹽。 今天, 就來一起看看食鹽的8大常見認知誤區都有哪些, 幫你正確認識食鹽吧。

食鹽的8大常見認知誤區

食鹽有沒有保質期。 大多數人認為家庭用的食鹽不會過期, 無論放多久, 永遠是鹹的。 這是因為, 食鹽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鈉, 它是鹹味的主要來源。 氯化鈉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 所以, 不論存放多久, 鹹味是不可能改變的。 但鹹並不能說明它沒有變質。 因為食鹽除了含氯化鈉之外,

還加有碘化鉀, 儘管碘化鉀的性質比較穩定, 但長期在光照、風吹和受熱的情況下, 碘化鉀中的碘元素也會因揮發而使食鹽中的碘含量降低, 影響補碘效果。 因此, 食鹽是有保質期的, 它的存放時間不宜過長, 以三年為宜。

炒菜用食鹽爆鍋。 碘鹽中的碘元素是以化合物碘酸鉀的形式加入的, 碘酸鉀的性質比較穩定。 但是, 在烹調過程中, 碘化鉀遇高溫會分解成碘揮發掉。 如果炒菜時油一熱就把食鹽放入鍋中, 由於溫度很高, 會導致碘元素揮發。 所以, 炒菜時應儘量在菜將要出鍋時再加鹽, 這樣可保證碘元素少揮發。

食鹽裝在開口容器中。 多數家庭習慣把食鹽放在灶臺上, 並且盛鹽的容器是開口的。 這樣做很容易引起加碘鹽氧化分解,

失效變質。 碘鹽應存放在加蓋的、不透明的密封容器內, 而且應遠離灶台, 避免高溫。 最好放在陰涼、乾燥處, 避免陽光直射或吸潮。

加碘與不加碘鹽的區別不大。 部分人特別是農村的老年人, 不理解食鹽加碘的意義, 認為吃鹽就是吃它的鹹味, 與有碘無碘無關, 食用加碘與不加碘鹽的區別不大, 這是非常有害的, 因為如果是碘缺乏病患者, 不吃加碘鹽會加重病情, 如果是甲亢患者, 吃加碘鹽同樣也會加重病情, 而普通人如果長期不吃碘鹽, 身體缺碘, 也會致病。

食鹽的食用量越少越好。 食鹽的食用量過多或過少都有害。 一般人都知道, 高鹽飲食有如下的危害:一是可引起高血壓, 使腦中風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二是損傷胃黏膜, 導致胃潰瘍、胃炎等胃病。 三是使呼吸道疾病加重引發哮喘等。 可是大多數人卻不知道低鹽飲食的危害:食鹽過少會現頭痛、倦怠、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全身無力等症狀。 醫學專家告訴我們, 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6克, 就可以滿足機體對鈉的需求。

海鹽比食鹽含鈉少。 專家經過調查顯示, 有61%的人認為, 海鹽比食鹽含鈉更少。 其實, 海鹽與食鹽的含鈉量是相同的, 都為40%。 而專家表示, 雖然海鹽富含鎂、鉀和鈣等微量元素, 但是這些營養素也可通過其他食物獲得結果。

炒菜不加鹽, 鈉就不過量。 經過專家調查發現, 在日常飲食中, 有超過75%的鈉來自加工食品。 那麼超市中現成的湯料包、沙拉醬、罐裝或瓶裝食品等都含有很多鈉。

而且食物標籤上“低鈉”定義為“不超過140毫克”。

血壓正常, 吃鹽不必擔心。 其實高血壓僅僅是多鹽食物的一種併發症。 如果吃鹽過多會導致鈉攝入過量, 而且還會導致老年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臟病危險更大。 即使血壓正常的人群, 每天鈉攝入量也應控制在1500毫克。

除此之外, 再來瞭解瞭解食鹽的種類和正確使用方法吧。

食鹽的種類

加鋅鹽:能促進機體免疫功能和生長發育, 對兒童、妊娠期婦女、老年人和素食者有幫助。

加鈣鹽:可預防缺鈣所致的疾病, 如兒童佝僂病和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病。 食用加鈣鹽, 應同時多吃含磷豐富的食物, 如蛋類、豆類等, 並多曬太陽, 以增加鈣的吸收。

加硒鹽:具有抗氧化、延緩細胞老化的功能,

可保護心血管和心肌, 適合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等。

加鐵鹽:適合嬰幼兒、婦女及中老年等的補鐵需求。 鐵是人體含量最多的一種必需微量元素, 又最容易缺乏。

核黃素鹽:適合長期素食者, 因為這類人可能缺乏維生素B2, 需要適當補充。

低鈉鹽:可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適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 但低鈉鹽鉀含量高, 患有腎臟病、腎功能不全者不宜吃。

那麼, 食鹽要怎樣用才正確呢?

食鹽的正確用法

食鹽, 是千家萬戶的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而且也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礦物質成分。 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 其味鹹, 性寒, 入胃、腎、大小腸經,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潤燥、滋腎通便、殺蟲消炎、催吐止瀉的功能。

食鹽還有止痛作用,如熱水燙傷了皮膚,擦點鹽(或醬油)可以減少疼痛。天熱喝點淡鹽水,可以防治大便不通、喉嚨痛、牙痛和腹痛。每天早晨喝一杯鹽開水,可以避免嗓音發啞。

如果誤食了有毒食物,喝點鹽開水,可以解毒。秋季牛奶易變質,在牛奶中少加點鹽,能使牛奶保鮮期延長。蔬菜瓜果食用前,先將其浸泡在淡鹽水中20分鐘,能去除殘存的農藥、寄生蟲卵,有殺滅病菌作用。煎魚前將魚放在鹽水中洗淨,魚就沒有泥土和腥味。此外,食鹽還能軟化體內酸性腫塊。

由此看來,正確的認識食鹽才能科學是使用。

食鹽還有止痛作用,如熱水燙傷了皮膚,擦點鹽(或醬油)可以減少疼痛。天熱喝點淡鹽水,可以防治大便不通、喉嚨痛、牙痛和腹痛。每天早晨喝一杯鹽開水,可以避免嗓音發啞。

如果誤食了有毒食物,喝點鹽開水,可以解毒。秋季牛奶易變質,在牛奶中少加點鹽,能使牛奶保鮮期延長。蔬菜瓜果食用前,先將其浸泡在淡鹽水中20分鐘,能去除殘存的農藥、寄生蟲卵,有殺滅病菌作用。煎魚前將魚放在鹽水中洗淨,魚就沒有泥土和腥味。此外,食鹽還能軟化體內酸性腫塊。

由此看來,正確的認識食鹽才能科學是使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