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胃癌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胃病病史, 其中3%~5%的胃潰瘍最終會發展成胃癌。 同時, 這兩種疾病在症狀與表現上又有很多相似之處, 極易造成誤診。 那麼, 從胃潰瘍到胃癌到底要多長時間?兩者應如何區別?
年齡:青年VS中年
胃潰瘍多見於青壯年, 90%患者的上腹痛呈週期性發作, 可持續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 病痛緩解後還將再次發作。 胃癌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年人, 一旦出現腹痛會呈進展性加重, 病情越來越嚴重。
胃痛:餐後發作VS無規律性
兩者所表現出的早期胃痛並沒有太明顯區別。 胃潰瘍疼痛多與飲食關係密切,
食欲:不影響吃飯VS無任何食欲
胃潰瘍患者的食欲一般尚可, 不會形成腹部包塊, 很少發生貧血以及淋巴結腫大。 胃癌患者食欲較差, 晚期可無食欲, 全身消瘦多伴有貧血。 晚期在左鎖骨上可觸到腫大淋巴結, 上腹有時可摸到質地較硬的腫物。
已經確診的胃潰瘍患者也不必太緊張, 平時服用的抗潰瘍藥都能緩解胃潰瘍不適症狀。 如果所用藥物效果不明顯, 或是出現柏油樣大便、嘔血等不排除癌變可能, 需儘快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