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詳解:針灸為什麼可以鎮痛

針灸有活血鎮痛的效果, 但是針灸為何可以通過刺激穴位, 起到鎮痛的效果呢?這些你知道嗎?今天就跟著我們一起來瞭解下吧。

從中醫上講,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針灸能夠促進經脈暢通, 陰陽平衡。 有些痛是因“熱”而痛, 針灸能消炎止痛;有些痛是因“瘀”而痛, 針灸能改善血液迴圈;還有些不明原因的疼痛, 如神經痛、焦慮性疼痛, 針灸有安神靜氣的作用。

針灸是國人養生保健的傳統方法。 在疼痛領域, 針灸對偏頭痛、肩周痛、頸椎痛、腰痛、痛經、關節炎疼痛、風濕性疼痛等, 都有不錯的療效。 除了止痛外, 針灸還在不孕症、男科病、減肥等方面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不過, 不建議自行在家扎針治療, 艾灸、拔罐等可以嘗試, 但針灸還是應由專業醫生完成。

針灸如何通過穴位鎮痛

經絡表面有360個針刺點, 又叫穴位, 這些點可以平衡和儲存流動的氣。 氣指一種在經脈中運動的看不見的能量或者電磁能。 針灸可以調整氣的運行, 通過經脈管理身體的各個系統, 如神經、免疫、迴圈系、肌肉等等。 針灸可以影響氣在管道和器官中的運動, 從而調節氣、血、津液、神經、免疫、臟腑功能等等。

傳統中醫認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臟腑經絡氣血運行不暢, 或淤滯不行, 或產生逆亂, 或氣機升降失常等氣血運行障礙的病理改變, 引起疼痛症狀, 即“不通則痛”的病機。

針灸治療通過對穴位的刺激和溫煦起到疏通經脈, 行氣活血的作用, 改善了病變部位的氣血運行狀態, 從而改善了病痛處營養狀態, 恢復其正常的生理活動, 即經絡通暢, 臟腑恢復相對陰陽平衡。

現代研究認為:中樞神經系統除了有痛覺中樞外, 在中樞各級水準還有“痛覺調製系統”, 可抑制痛覺向中樞傳遞。 針刺信號進入中樞系統後, 激發了從脊髓、腦幹到大腦各個層次許多神經元的活動, 啟動了機體自身的鎮痛系統, 使鎮痛物質如5-羥色胺、乙醯膽鹼、內源性阿片樣物質等分泌增加, 從而產生明顯的鎮痛效應。

近年來通過多學科的通力協作, 對針灸治病原理、經絡實質、針刺手法等進行深入的研究, 證實針灸對機體各系統功能具有調整作用,

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針灸鎮痛原理已深入到神經細胞、電生理學和神經遞質如腦腓肽等分子水準。 西方科學家在研究針灸鎮痛的實驗中, 認為針灸可以激發在身體的自然止痛物質釋放, 從而緩解疼痛。 針灸止痛的效果有一個遲緩發作效應, 它們緩慢增加, 甚至當取針後, 才會感到它的止痛效果。 治療幾次後效果會更明顯。 這種效果在停止針灸治療一段時間後會消失。 此外針灸還有抗炎、止痛、解痙、抗休克和抗麻痹的作用。

除了鎮痛效果, 針灸還有其他幾個作用。

針灸具有的治療作用還包括:

(1)調整作用

針灸治病, 就是根據病證的屬性來調節機體的“偏盛偏衰”, 使機體恢復其正常的生理平衡狀態,

如針刺有促進腸運動功能正常的作用, 即腸運動功能減低者, 促使其增強運動;而運動功能亢進者, 則促使其緩解。

(2)增強免疫作用

針刺療法和艾灸都有扶正的作用。 針刺療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 而針灸對增強免疫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能使網狀內皮系統功能活動增強, 對機體內各種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抗體的增加均有明顯作用, 臨床上用於抗感染、抗過敏、抗癌等。

(3)活血作用

針灸治病是通過對穴位選行針刺和艾灸, “通其經脈, 調其氣血”, 從而能活血化瘀。

(4)修復組織作用

針灸具有修復組織的作用己被大量臨床所證實, 如:針刺面部的穴位治療面神經麻痹, 針刺頸臂部穴位治療臂叢神經麻痹, 針刺上肢穴位治療正中神經麻痹等,

均有較好的療效。

針灸治療時病人要如何配合

從醫生的角度講, 傳統正宗的中醫針灸必須講究陰陽平衡、循經取穴、提插撚轉等方法, 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 採用個體化針灸療法。 作為患者, 最關鍵的是心境平和放鬆, 不要過於緊張。 扎針前一晚要休息好, 這有助於提升經氣, 增進療效。 忌飲食辛辣、飲酒等。 如有特殊情況, 如女性經期、孕期等, 應及時與大夫溝通。

通過上文講述, 您對中醫針灸鎮痛有瞭解了嗎?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