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藉由本文能讓銀髮族的朋友更健康有活力, 也讓年輕學子及青壯年者由飲食開始做起身體的健康基礎。 首先我們先來探討銀髮族的飲食原則;調味清淡, 不攝取太鹹或太甜的食品;避免油煎、油炸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食物宜切小塊, 讓咀嚼更輕鬆;每天喝足夠的水量, 但避免入夜後喝大量水份, 以免夜間頻尿, 影響睡眠品質。
為何年紀漸長體重也會隨之增加呢?因為人體的基礎代謝率自二十歲以後每增加十年, 基礎代謝率就會下降二%, 如果沒有增加活動量或減少食物的攝取量時, 體重將隨年紀增長而愈來愈「強壯」。
國內的營養調查顯示老年人比較容易缺乏的營養素有鐵質、葉酸、維生素B群(尤其是B12)、蛋白質及鈣質等, 這些營養素食物如下:
鐵質主要來自紅色肉類、綠色蔬菜及全穀類等。
葉酸大多來自綠色蔬菜。
維生素B12的主要食物為動物性食品, 像是肉類、蛋黃及肝臟等。
蛋白質來自動、植物性的食品, 每天可以選用一份豆製品, 如一塊豆腐、二小塊豆干、黃(白)幹絲等, 豆製品不僅提供植物性的蛋白質, 同時不含任何膽固醇, 對銀髮族的健康有助益。
而牛奶、乳酪、優酪乳、小魚幹及綠色蔬菜等則具有豐富的鈣質。
許多銀髮族的朋友常有牙齒功能的問題, 加上腸道功能減緩, 常會出現便秘、脹氣等問題, 所以蔬菜的攝取量每天應維持在三碟(1.5碗)。
每天需喝足夠的水份, 以便將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 如果水量喝得不夠時, 體內的廢物排出速率減緩將對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 銀髮族因腸道功能減緩, 對於油炸、油煎食物的消化較差, 吃多此類食品容易出現腸胃不適、脹氣等問題, 因此銀髮族的飲食應以低油的烹調為宜。 飲食中最好養成「吃飯配菜」的好習慣, 以免攝取過多的蛋白質與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