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嘛, 說道治療腎炎, 自然少不了食療。 畢竟腎炎是內科生理系統調節不當而引起的疾病, 因此腎炎的治療也要從內裡做起, 從每一天的飲食做起。 腎炎患者應該避免多吃鹽, 維持低鹽飲食。 生活中可以多煮一些有益於腎臟的湯粥調理自身, 多運動, 才能從根本上為自己的身體加分, 減少腎炎引起的痛苦。
腎炎患者應維持低鹽飲食
一、慢性腎炎的飲食應限制食鹽:
水腫和血容量、鈉鹽的關係極大。 每1克鹽可帶進110毫升左右的水, 腎炎患者如進食過量的食鹽, 而排尿功能又受損, 常會加重水腫症狀,
二、忌用強烈調味品:
強烈調味品如胡椒、芥末、咖膽、辣椒等對腎功能不利, 應忌食。 味精由於多食後會口渴欲飲, 在限制飲水量時, 也應少用味精。
三、慢性腎盂腎炎的飲食還要限制植物蛋白質:
蛋白質攝入量應視腎功能的情況而定。 著病人出現少尿、水腫、高血壓和氮質滯留時, 每日蛋白質的攝人量應控制在20-40克, 以減輕腎臟的負擔, 避免非蛋白氮在體內的積存。 特別是植物蛋白質中含大量的膘吟堿, 能加重腎臟的中間代謝, 故不宜用豆類及豆製品作為營養補充。 豆類及豆製品包括黃豆、綠豆、蠶豆、豆漿、豆腐等。
四、忌高脂食物:
慢性腎炎患者有高血壓和貧血的症狀, 動物脂肪對高血壓和貧血是不利因素, 因為脂肪能加重動脈硬化和抑制造血功能, 故慢性腎炎病人不宜過多食用。 但慢性腎炎如沒有脂肪攝入, 機體會變得更加虛弱, 故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植物油代替, 每日60克左右。
適合腎炎患者飲用的七種粥湯
急性腎炎患者不應亂吃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急性腎炎的患者是不是還在為自己能吃什麼而苦惱啊?是不是還擔心自己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會加重病情啊?
一、鯉魚冬瓜湯:
鯉魚1條, 赤小豆30克, 冬瓜1500克, 大蔥5棵。 魚去鱗及內臟並洗淨, 加水5碗與赤小豆、冬瓜、大蔥共同煮至3碗湯。 每日1劑, 連服7天~8天,
二、西瓜皮飲:
西瓜皮50克, 赤小豆50克, 鮮茅根50克, 西瓜皮去綠衣, 切成片, 與赤小豆、茅根共同用水煎湯而成。 每日1次~2次, 連服數天, 適用於浮種不甚明顯但腰痛較厲害者。
三、荔枝草汁:
荔枝草50克, 加水500毫升。 將荔枝草洗淨切碎後加水煎汁。 每日3次, 服時加白蜜10毫升。 以清熱宣肺, 利水為宜。
四、鮮白茅根飲:
鮮白茅根50克, 玉米須50克。 將白茅根、玉米須洗淨後用水煎汁, 或單味白茅根60克煎水。 代茶飲, 每日3次~5次, 適用於顏面浮腫、惡寒發熱, 小便不利。
五、白茯苓粥:
白茯苓粉15克, 粳米100克, 胡椒粉、鹽、味精少許。 ①粳米淘洗乾淨。 ②粳米、茯苓粉放入鍋內, 加水適量, 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至米爛,
六、小白菜苡米粥:
小白菜500克, 苡米60克。 苡米煮成粥, 再加入切好的小白菜, 待菜熟即成, 不可久煮。 每日2次, 早晚餐服用, 可做成無鹽或低鹽。 用於面色蒼白, 咽痛口幹, 心煩, 尿赤者。
七、鴨汁粥:
鴨湯1000克, 粳米50克。 ①粳米洗淨。 ②粳米、鴨湯(撇去浮油)放入鍋內, 用武火燒沸後, 轉用文火煮至熟卻成。 每日2次, 早、晚餐服用, 益肺腎, 消水腫, 用於肺腎虧損, 水腫等症。
多運動, 做對應運動, 遠離腎炎煩憂
作為腎炎患者在平日中進行合理的身體鍛煉是有必要的, 這可以增加免役能力。 減少疾病的發生。 但腎炎患者朋友不要進行過激運動。 以免體力消耗過大的同時,
“靜中動”,就是要保持呼吸的自然和諧。只有動靜結合,意、氣、體三者緊密配合,才能練精化氣生神,內養臟腑氣血,外壯筋骨皮肉。進行體育保健鍛煉時,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各種傳統體育運動各有特點,人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如年齡、體質、職業等)、實際需要和興趣愛好而選擇合適的方法,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而選擇適宜的項目。在運動量適當的情況下,所選專案不一定局限於某一種,可綜合應用或交替穿插進行。在運動量和技術難度方面應逐漸加大,並要注意適可而止,切不可勉強和操之過急。
鍛煉應在醫生或教練的指導下進行,除做脈搏、呼吸、血壓的監測外,也可參照“酸加、痛減、麻停”的原則。如運動後僅覺肌肉酸楚,抬舉活動時稍有脹重感,可繼續維持原運動量或加大一些。如局部稍有疼痛,應減輕運動量或更換運動項目。如出現麻木感,應停止運動,並查清原因再做進一步處理。增強體質、治療疾病,往往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收效,必須有一個過程,所以要持之以恆。尤其是取得初步成效時,更要予以堅持,這樣才能使效果得以鞏固和進一步提高。
提醒:腎炎患者儘量在春秋進行戶外運動。冬季與夏季在室內運動才好。以免發生感冒,造成感染,產生炎症,從而使腎炎病情達到惡化。老年腎炎患者朋友運動,儘量要有家人的陪伴。
即在運動時要保持精神寧靜的狀態,要全神貫注。
“靜中動”,就是要保持呼吸的自然和諧。只有動靜結合,意、氣、體三者緊密配合,才能練精化氣生神,內養臟腑氣血,外壯筋骨皮肉。進行體育保健鍛煉時,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各種傳統體育運動各有特點,人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如年齡、體質、職業等)、實際需要和興趣愛好而選擇合適的方法,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而選擇適宜的項目。在運動量適當的情況下,所選專案不一定局限於某一種,可綜合應用或交替穿插進行。在運動量和技術難度方面應逐漸加大,並要注意適可而止,切不可勉強和操之過急。
鍛煉應在醫生或教練的指導下進行,除做脈搏、呼吸、血壓的監測外,也可參照“酸加、痛減、麻停”的原則。如運動後僅覺肌肉酸楚,抬舉活動時稍有脹重感,可繼續維持原運動量或加大一些。如局部稍有疼痛,應減輕運動量或更換運動項目。如出現麻木感,應停止運動,並查清原因再做進一步處理。增強體質、治療疾病,往往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收效,必須有一個過程,所以要持之以恆。尤其是取得初步成效時,更要予以堅持,這樣才能使效果得以鞏固和進一步提高。
提醒:腎炎患者儘量在春秋進行戶外運動。冬季與夏季在室內運動才好。以免發生感冒,造成感染,產生炎症,從而使腎炎病情達到惡化。老年腎炎患者朋友運動,儘量要有家人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