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多發腹瀉、腸胃傳染等疾病, 最近很多白領人士都反映自己在早上四五點的時候出現腹瀉的症狀, 就像鬧鐘一樣到了那個時間段肚子就會疼痛起來, 掙扎著去廁所完全排泄出來才會感覺到舒服。 雖然這樣有助於排空腸道, 但是每天這個時間段定點的疼痛總是令人們很是困惑。
現在大多數人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每天淩晨2~7點發生腹瀉, 有的甚至達兩三次。 主要是由於夏季多吹空調或者受冷, 生活習慣不好, 夏季飲食貪涼, 作息不規律所致。 這種腹瀉的症狀叫做“五更瀉”,
“五更瀉”又稱雞鳴瀉、晨瀉, 中醫認為, 晨瀉多因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陰寒內盛所致。 不少患者因為體內火力不足, 在陰氣盛、陽氣未恢復的黎明時分, 胃腸把關不嚴, 腹痛、腸鳴後就會發生腹瀉。 很多人瀉後感覺會舒服一點, 但時間久了還會出現腰膝酸軟、腹部畏寒、四肢冰涼等症狀, 這都是腎陽虧虛的表現。 患者若有這些症狀, 不妨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如果舌體偏胖, 舌頭邊緣有齒印, 則不但腎陽虛且脾陽也虛。
這類患者可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溫補腎陽的中藥湯劑治療, 也可以選用生薑、大棗等食材煲湯服用,
根據中醫理論, 使用艾條灸和溫針灸的方法疏通經脈、驅散寒氣, 療效也較好。 選用腎腧(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 旁開1.5寸)、命門(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關元(臍下3寸)、氣海(臍下1.5寸)等穴位, 此外, 這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 一定要避免受涼, 尤其要注意腰腹部及下肢的保暖。 晚上睡覺時天氣如何炎熱也要注意保護腹部不要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