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嘶啞怎麼辦?日常出現的小病包括聲音嘶啞, 聲音變低、變粗, 有些嚴重的甚至發聲困難。 有些人多喝水就好了, 但對另一部分人不見得有效果。 中醫對於聲音嘶啞, 有哪些治療方法呢?
聲音嘶啞的程度與病變輕重有關, 輕者聲音變粗、音調降低;重者可近於失聲。 由於喉黏膜發炎分泌物增多, 可伴咳嗽、痰黏稠, 並可有不同程度的喉痛、喉癢、乾燥感等, 病情較重者可有發熱、畏寒、全身不適等全身症狀。 成人一般症狀較輕, 兒童較重。 如不進行積極治療, 轉變為慢性者不易恢復。
辨證治聲音嘶啞驗方
1、急性聲音嘶啞:
伴有惡寒、發熱、全身疼痛、咳嗽、咳痰、咽喉腫痛等。 多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急性單純性喉炎、急性聲門下喉炎等。 治宜清熱解毒、疏風利咽。 方一, 藥用利咽湯:金果欖15克, 木蝴蝶15克, 桔梗15克, 射干20克, 黃芩15克, 蒲公英30克, 紫花地丁30克, 牛蒡15克, 馬勃12克, 蘆根30克, 金銀花30克, 連翹30克, 薄荷15克, 甘草6克, 水煎服。 中成藥可選上清丸、利咽靈。
急性聲音嘶啞方二。 半夏15克, 加水400毫升, 煎開20分鐘後去渣, 加食醋70毫升;待藥液稍涼時, 加入兩個雞蛋清拌勻, 每日1劑, 徐徐咽下。 可化痰散結。 用於治突發性聲音嘶啞, 一般服藥2~3天可愈。
2、慢性聲音嘶啞:
多見有咽喉疼痛, 如有痰吐之不出, 咽之不下, 咽喉乾燥。 嚴重時會出現聲帶結節或聲帶息肉。 治宜滋陰潤喉、利咽散結,
3、持續性聲音嘶啞:
伴有咽部發幹、慢性疼痛、咽部如有異物等。 多見於聲帶結核、梅毒、肺癌、大動脈瘤、心臟擴大、癔症、黏液水腫等。 應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 及時治療原發病灶。
4、用嗓過度聲音嘶啞
當朋友聚會, 用嗓過度, 大聲喊叫, 大哭, 唱歌等導致的聲音嘶啞該如下治療。
強調聲帶休息, 同時進行積極的治療。 可建議服用黃氏響聲丸或金嗓散結丸等藥物, 也可用中藥膨大海、菊花、金銀、花、梔子各適量沸水泡服。
治療聲音嘶啞的食療方
1、花生米60克, 冰糖少許。
2、膨大海5枚, 冰糖適量。 將膨大海洗淨, 同冰糖放入碗內, 沖入開水, 加蓋浸泡30分鐘後飲用。 每天上、下午各1次。 可清熱、解毒、潤肺, 用治乾咳音啞、咽幹喉痛及扁桃體炎、牙齦腫痛等。
3、冰糖50克, 梨2個。 將梨洗淨切塊, 同冰糖共放入鍋中加水煮爛, 每日分兩次服用。 可清熱潤喉, 消痰降火, 用治聲音嘶啞, 對嗓子有保護作用。 亦可將梨洗淨切塊, 絞取汁液, 徐徐咽下, 每次1小杯, 有同等功效。
4、荊芥穗、杏仁、桔梗各10克, 煎水約100毫升, 不拘次數, 頻頻下嚥。 可用於外感風寒、頭痛惡風、聲音嘶啞、微咳、微熱等症。
5、百合30克, 麥門冬、紫苑各10克。 水煎2次, 煎液混勻後, 早晚分服。 適用於口乾咽燥、舌紅煩渴、尿黃便秘、乾咳音啞等症。
6、薄荷、菊花各10克, 加鹽少許, 頻頻含漱, 漱口時應深至咽部。 適用於咽喉部發炎、紅腫灼痛、音啞痰稠等症。
同時應注意不吃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通暢, 禁煙酒, 冬季室內保持溫暖、空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