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藥理研究證明, 當歸對子宮有興奮和抑制的雙向調節作用, 既可止痙攣疼痛, 又可使血行旺盛, 以增進子宮發育。 古代書籍裡也有記載如《本草證》雲其“味甘而重, 故專能補血, 其氣輕而辛, 故又能行血, 補中有動, 行中有補”, 稱其乃“血中氣藥, 血中之聖藥也”。
《和劑局方》創四物湯即以當歸為君, 配伍熟地黃、白芍、川芎, 此乃醫界公認的養血活血調經的基礎方。 如血寒經後腹痛, 合桂附以溫經;肝郁月經不調常合香附、柴胡、川郁金;氣滯月經不暢配枳殼、青皮、烏藥等;血下不止加阿膠、艾葉;先兆流產加安胎之黃芩、焦白術、菟絲子;產後瘀血阻滯則常伍益母草、桃仁之屬,
當歸, 屬中藥之養血藥。 其頭、體、尾雖同屬一藥, 卻因部位不同而藥效各異。 據《本草綱目》中記載:當歸“頭止血而上行, 身養血而守中, 稍(尾)破血下流, 全歸養血活血”。 說到它還有一淒婉的故事:相傳有一個勇敢的青年, 與母親、妻子相依為命。 聽人說深山中有上品的藥材, 但上山危險重重。 他決定獨自上山, 並與妻子約定三年回來, 三年不回, 妻子可另嫁, 結果一去三年, 音訊全無。 妻子整日憂鬱悲傷, 不久便患上氣血虧虛的疾病, 後來母親見兒子未歸, 生活無著, 勸兒媳改嫁。 誰知沒多久, 她的丈夫帶著珍奇藥材回來了, 得知妻子改嫁,
當歸臨床常用治療婦科多種出血症, 《神農本草經》有“主婦人漏下”的記載, 《藥性賦》亦雲“主女子崩中”。 如膠艾四物湯、固本止崩湯、生化湯等, 均以當歸為主藥,
當歸偏於養血, 並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故對血虛便秘最為有效, 常配伍肉蓯蓉、番瀉葉, 用於產後津虧腸燥之便秘。
當歸酒洗後善於活血通經, 可引藥上行治療月經後期、痛經、月經過少、經閉等症。 土炒當歸, 辛竄之力差, 而多用於月經不調兼大便溏薄者。
當歸伍黃芪名當歸補血湯, 為益氣養血良方, 可診療失血後貧血、產後大出血。 當歸配香附, 治療婦人腹痛氣滯血瘀者, 一則活血化瘀, 一則行氣活血, 有相輔相成之妙。 當歸配伍白芍、甘草, 可治療血虛腹痛, 有養血柔肝止痛之效。 若血虛寒滯腹痛則與生薑等溫中散寒藥配伍, 如當歸生薑羊肉湯。
功能與主治
涼血, 祛濕。 用於血燥濕熱引起:頭面生瘡,
禁忌
1、嚴重肝腎功能不良者忌用;
2、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胃出血患者忌用;
3、孕婦禁用。
注意事項
1、 忌食煙酒、辛辣食物。
2、 切忌用手擠壓患處。
3、 本病為慢性過程, 短期服用效果不顯, 一般連續服藥至少應在四周以上。
4、 如有多量膿腫、囊腫、膿皰等嚴重者應去醫院就診。
5、 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6、 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
7、 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8、 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 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9、服藥2周症狀無緩解, 應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