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小寒大寒, 冷成冰團”的諺語。 從字面上似乎是大寒冷于小寒, 其實在氣象記錄中, 小寒期間要比大寒冷, 人們常說“冷在三九, 熱在三伏”, 而“三九天”就在小寒的節氣內, 所以說小寒才是全年最冷的節氣。 飲食上“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 《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 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 合水煮熟, 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 以作點染。 ”上述食品均為甘溫之品, 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此時令, 水果中以食梨為佳。 梨, 醫書記載性寒, 味甘, 微酸, 入肺胃心肝經。 主治熱嗽, 止渴, 治客熱中風不語, 止心煩、氣喘。 能夠調肺涼心, 消痰降火, 解瘡毒。 但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
這個節氣年輕人注意不要因過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長出痤瘡。 一定要注意, 千萬別貪戀油膩、辛辣的食品, 應以補氣潤燥為主。 當然, 民諺也說:“冬天動一動, 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 多喝藥一碗”。 冬日養生最為重要的還是加強身體鍛煉, 多進行戶外活動。 專家們提倡, 要根據各自的身體情況適當進行一些體育活動, 特別是在陽光出來時鍛煉為佳。 強身健體, 增強禦寒能力, 這才是最重要的養生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