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蛀牙
醫學上講“齲病”, 將牙體嚴重破壞, 剩一點兒根兒了, 牙床上流膿疼痛, 大夫一看, 沒法治了, 讓你拔牙。
反過來說, 若牙根較長, 根周情況好, 牙(齒)根穩固, 可試著做根管治療(治療牙根尖發炎的一種方法), 然後, 在根管內加一個樁子, 樁外面再包一個牙套(醫學叫牙冠), 恢復該牙齒的外形和咀嚼功能。
牙套的材料有金屬、黃金、純鈦、高級不銹鋼等, 結實耐用, 又對人體無刺激, 就是顏色不好看。 如果改做烤瓷或純瓷牙套, 牙齒就可以恢復得和原來一樣白、一樣漂亮。
如果不能做樁冠, 而牙根結實、不鬆動, 也可在牙根根管治療後,
2、阻生牙
阻生牙是因受阻擋不能完全萌出, 而又有症狀的牙齒, 例如:反復發生智齒冠周炎, 或壓迫神經主幹道, 引起疼痛, 或擠壓導致鄰牙牙根吸收、嵌塞食物引發鄰牙蛀牙, 這些被阻擋長不出來的牙應該拔除。
3、火牙
醫生講“牙周病”, 牙床反復腫痛出血, 牙齒搖搖欲墜, 咬東西沒勁兒, 食物塞滿牙縫兒, 時常發酵, 滿口臭味熏天。 經過照X線牙片, 發現牙周圍骨組織大部分破壞, 沒法治好了, 需要拔除。
牙周病的病因比較複雜, 局部和全身原因都有。 治療首先要增進全身健康,
4、嚴重的根尖周圍病變
牙齒鬆動, 破壞範圍大過兩釐米, 根管治療治不好, 即使根尖手術切除病變也治不好, 則應拔除。
5、創傷拔牙
冬天下雪路滑, 出門摔了大跟頭, 折了兩個牙, 醫生一看, 折到根裡了, 沒法補了, 讓你拔除。
6、多生牙、移位或錯位牙
牙齒沒長在該長的位置, 還妨礙咬合及咀嚼, 或引起食物嵌塞, 咬傷軟組織, 或影響美觀, 妨礙義齒修復, 一般拔掉了。
7、拔乳牙
人類一生共長2次牙, 6至12歲替牙, 若舊的不讓位, 新牙長歪了, 另外, 可帶的舊牙牙根外露, 刺破唇頰, 引起發炎, 應該拔乳牙。
8、換完牙了, 裡出外進, 擁擠不堪, 排列不齊, 我們需要正畸治療
將這些牙齒重新集合排隊, 根據牙槽座位情況, 適當拔幾個多餘的牙齒。
9、上下頜骨骨壞死、囊腫或良性腫物, 涉及的牙齒破壞嚴重, 沒法留了, 也得拔除
10、口咽部、頜面部的癌症, 若無法手術, 選擇放射治療, 放射線照射區內的牙齒, 若有難治的炎症, 可預防性提前拔除
因放射線照射達一定劑量後, 頜骨毛細血管變形、閉塞、血循環差, 三年內再拔牙, 要得放射性骨髓炎, 經久不愈。
11、經再三驗證, 並且病牙無法治癒, 則要拔除, 以治療遠位疾病
例如:牙根尖炎、牙周炎、冠周炎及其它慢性口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