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萎縮是一種嚴重的外科疾病, 腦萎縮患者的行為常常會異于正常人, 性格也會變得比較暴躁, 需要及時治療。 那常見的腦萎縮的診斷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為大家講講常見的腦萎縮的診斷方法。
一般, 常見的腦萎縮的診斷方法有:
1、詢問病史及觀察症狀, 這種腦萎縮的診斷方法可發現其各種神經發生反射均不同程度的遲鈍或減低。 線反射如胸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門反射表現遲鈍、深反射如二三頭肌反射、尺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也可降低, 偶可有病理反射出現。 小腦萎縮患者, 通過臨床檢查可發現不能並腳站立、行動緩慢、下肢顫抖、不能沿直線行走、呈醉態步履,
2、影像檢查:通過CT及MR等影像學檢查可發現腦組織體積減少、腦室擴大, 也是常見的腦萎縮的診斷方法。 如果大腦萎縮可見腦皮質與顱骨板間隙增大, 大腦溝增寬增深、腦迴變平縮小, 側腦室及第三腦室擴大, 側腦室前後角周圍密度減低。 小腦萎縮時可顯示小腦紋理粗重, 體積縮小影像呈現分枝樹葉狀, 小腦周圍腔隙低密度已增大, 第四腦室擴大。 如果有橋腦橄欖體萎縮在形像上可見腦幹變細狹窄, 周圍腔隙小加寬、橄欖體變偏平或縮小。
3、腦血管造影檢查:腦血管造影可見腦動脈血管曲屈變細。
以上就是關於常見的腦萎縮的診斷方法的介紹,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旦患上腦萎縮一定要立即去醫院進行治療, 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