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預防奶瓶齲 乳牙蛀牙也要看牙醫

幼兒時期對乳牙的保護很重要, 當嬰兒處於6~12個月大時, 開始生乳牙。 到2歲半~3歲時, 就有了完整的一副牙齒。 嬰兒約在6個月時, 下中切牙開始萌出。 在第一顆牙萌出後, 媽媽就應該為嬰兒清潔牙齒。 方法是先將手洗乾淨, 然後用消毒好的紗布裹在第二手指上, 蘸生理鹽水或蒸餾水擦洗牙齒的所有牙面, 一天擦洗兩次, 早晚各一次。

有些嬰幼兒有含奶瓶睡覺的不良習慣。 這種不良習慣容易對嬰幼兒的上前牙產生嚴重的齲齒。 醫學上稱為奶瓶齲。 嚴重者, 整個牙冠可被破壞, 影響正常的咬食物和發音功能。

除此之外, 還會出現牙髓壞死、根尖病變, 影響恒牙胚的正常形成和鈣化。 除了上前牙以外, 齲損可累及全口牙。

奶瓶齲的預防方法很簡單, 包括以下兩步:

1.不要讓嬰幼兒含奶瓶或其它甜飲料的奶瓶睡覺。 睡前只能喂些涼開水。

2.每次餵養之後要清洗牙齒的所有牙面。

3.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嬰兒在6個月或一周歲時要進行第一次口腔檢查, 以後每年要檢查一次。

重視乳牙齲齒早期治療

如果孩子患有齲壞就應該急早的治療。 每逢長假期, 醫院的口腔科都會有許多家長都領著孩子治療牙齒。

從患者統計看, 多數是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才來就診。 許多家長往往很關心小孩乳牙萌出的遲早, 但對其乳牙的保護卻缺乏重視,

認為乳牙遲早會換掉的, 即使是“有洞了”也不以為然, 其實這是錯誤的。 乳牙作為兒童咀嚼器官, 不僅用牙咀嚼食物, 還能通過咀嚼刺激促進頜骨、牙列的發育, 對將來恒牙的發育健康和排列很重要。

齲齒俗稱“蛀牙”或“牙洞”, 早期無明顯症狀, 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利, 重者會發展為遇冷、熱、甜、酸有刺激症狀, 引起牙髓及根尖炎症, 產生劇烈疼痛, 還會使患兒的咀嚼能力下降, 影響消化和吸收, 同時還會造成頜骨發育不足, 使將來替換的恒牙出現排列不齊和錯頜畸形。

乳牙齲齒(蛀牙)早期治療比較簡單, 如果錯過了時機, 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和複雜了。 家長應該養成定期帶孩子做口腔檢查的習慣, 發現“牙洞”應儘早來正規醫院就醫。

還建議要每半年或1年, 定期作牙齒健康檢查, 這對牙齒保健有很好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