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出來後, 高考失利的複讀生們又背起書包去上學了。 因為高考落榜或成績不如意而選擇複讀的學生們, 往往都有很大的心理壓力。 那麼, 複讀生有什麼心理壓力呢?該如何減壓呢?
複讀生的心理壓力源自哪裡
一、強自卑
自卑的感覺很多人都有, 但是複讀生由於經歷了高考失敗的打擊, 對自己的知識、能力、精力都產生了懷疑:在家庭中, 他們感覺無法面對家長;在周圍鄰居眼中, 感覺低人一等;在同學中間, 覺得技不如人。
除了高考打擊之外, 起點低, 基礎差是部分低分考生自卑的另一個原因。
二、高焦慮
這幾乎是所有複讀生的“通病”。 最大的表現是考試中的患得患失:複讀期間, 不管是什麼形式的考試, 他們都非常敏感, 一旦成績不好, 就會非常著急。 而這種情況在普通高三班, 並不是特別明顯。 複讀班學生這種普遍的高焦慮, 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比普通高三學生更加明確:考個好學校, 這幾乎成了他們的惟一信念。 越是這樣, 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就越大, 而焦慮情緒也越重。
此外, 來自於社會、家庭的壓力, 也加劇了複讀生的焦慮。 家長關心的比較多的是:一年能提高多少分?能不能保證明年上重點線?家長的心態, 無形中就給複讀生增加了壓力:明年要比今年強, 一年要長多少分。 在這樣心態下學習, 對成績患得患失, 高度焦慮也就不奇怪了。
高考複讀生的減壓方法
一、樹立合適的目標, 學會減壓
複讀生要清楚自己的起點, 明白不同層次的複讀生高考提升的空間也是不同的, 根據這些給自己樹立目標。 這個目標一定要適合自己, 不要過分苛求自己, 否則整個“高四”過程, 會一直處於低落與失敗的狀態。
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等各方面的壓力, 經常壓得複讀生抬不起頭來, 這時就要學會自我減壓,
二、正確對待平時的考試
複讀生應該認識到, 剛剛結束的高考不管成績如何, 都已經過去了, 要儘快走出以前的陰影。 幾乎每年都有複讀生, 本身素質不錯, 學習成績也很好, 但由於心理壓力過大, 而影響了考試發揮, 無緣理想的院校。 但也有部分同學因為心理壓力小, 平時不很出色, 高考卻讓人刮目相看。
複讀過程中, 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會接踵而來。 專家老師表示, 每一次考試都有進步是不可能的, 複讀生要學會正確看待平時的考試, 要通過考試檢查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情況, 及時查漏補缺。 自從上了高四, 很多複讀生就遠離了操場, 其實在這時, 更要學會轉移情緒,
三、學會自我安慰
很多複讀生在複讀過程中, 常常懷疑自己的複讀是否有必要, 擔心複讀一年, 高考分數反而下降, 浪費青春和精力。 這時, 就要學會自我安慰:任何一種選擇都會有風險, 只要自己奮鬥過, 就不必計較結果, 要表現出一種大氣與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