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成化皇旁邊有心理醫生

“皇上, 彗星進犯紫微垣, 恐有災害降臨。 ”

“是!”

“皇上應早做防備, 祈求消災免禍。 ”

“照例!”

“皇上, 昨日禦史有疏, 請減京官俸薪。 ”

“是!”

“皇上, ……”

“是!”

…… ……

怎麼啦?這皇上只會吐一字兩字, 究竟是字字珠璣, 還是惜話如金?其實, 這位皇帝自有難言之隱——口吃。 他說起話來結結巴巴, 既不體面又惹人暗笑, 使自己越說越亂, 越說越著急而灰心喪氣, 於是乾脆來個不召見。 在他治理國家的23, 單獨召見大臣真可謂屈指可數。

患口吃的人並不少見, 口吃也算不上什麼病, 但它常會影響人際間的語言交往, 影響社交。 而社會環境常不能正確對待口吃,

口吃者往往被作為取笑物件。 在文藝作品中, 也不時將口吃者作為笑料, 並且多數是描寫反面角色。 這無形中給口吃者帶來沉重的思想負擔。 試想, 老師提問, 口吃的學生站在那裡結結巴巴, 憋得臉紅脖子粗, 已經夠受罪了, 而同學的陣陣笑聲, 更增加其惶恐感, 嚴重傷害他的自尊心。 這樣, 久而久之就會扭曲其心靈, 使其變得孤獨、膽怯、怕羞, 隨之而來的是自卑。

口吃現象的本質是語言發音肌的痙攣, 造成了發音的中斷。 心理因素顯然起了很大作用。 不少患者還會伴有一些精神症狀, 如易興奮、情緒不穩定、膽小、容易惹惱, 或伴恐懼感。 上面所提的成化皇帝就有這種心理障礙。 據說他坐久了或見了生人心裡便不自在,

非得讓萬貴妃陪伴他, 替他呵護按摩才覺得舒服些。 萬貴妃比他大10他會戀上她大概也反映了他有心理問題。 這種不健康的心理連他自己也覺得難堪, 作為九五之尊又不能公開, 太醫中也沒有心理醫生可以開導他, 可憐他惟有暗暗向生母皇太后傾訴自己的煩惱。

口吃是怎樣形成的?口吃多數是在2~5歲時形成的, 在此階段小兒語言發育最快, 但因為掌握的詞語不足而難以表達清楚意思, 於是常出現疊詞現象, 如吃飯叫“吃飯飯”, 吃肉叫“吃肉肉”;用詞也不當或出現倒裝, 穿衣成了“衣穿”等。 此階段如果受了嚴重心理打擊, 像受驚、環境突然變換、父母亡故, 或講話被突然打斷、追逼、強迫說話, 就會造成日後的口吃。 朱見深就是在這個年齡段倒過大黴。

朱見深的生活本來十分順當, 1歲10個月就被冊封為皇太子, 這在明朝16個皇帝中絕無僅有。 但時隔不久, 他的老爸正德皇帝朱祁鎮聽信奸臣王振的話, 效法他的曾祖父永樂大帝率50萬大軍去掃蕩元蒙後裔, 結果在土木堡遭到慘敗, 全軍覆沒, 他本人也被蒙古兵抓去當了俘虜。 相反, 蒙古大軍乘勝追擊, 所向披靡, 鋒芒直指京畿。 可想而知這時明廷受了多大的驚嚇, 要多亂就有多亂。 試想, 朱見深雖說是皇太子, 但在此環境中難免受到驚嚇或得不到很好的照料;更倒楣的是他叔叔朱祁鈺被擁立為新君即景泰帝后, 為使自己一脈香火綿延不絕, 又立他的長子見濟為太子, 而見深則降為沂王。 史書雖未提及當時見深的心情與處境,

但筆者認為這一劇變很可能是造成見深口吃的重要原因。

朱見深做了23年皇帝始終結巴著過日子, 但只要不涉及講話, 其他方面的才能還不算差, 從現今留下來的繪畫或書法作品看, 都很不錯。 他還精於射騎。 但當時太醫卻怎麼也沒治好他的口吃。 這裡提請有口吃的讀者注意, 千萬別相信什麼治療口吃的宮廷秘方之說。 治療口吃主要靠解除環境中的壓力, 治療心理障礙和進行語言訓練。 造就良好的治療環境是指千萬不能嘲笑患兒或模仿患兒的口吃。 模仿者得小心, 雖說你是鬧著玩取笑別人, 一不留神你也很可能患上口吃, 難以脫身, 因為一些口吃患者往往是“自學成材”的。 教口吃兒要耐心細心,

說話速度要慢, 儘量要有節奏感, 讓他們多學習朗讀, 或練唱歌。 因為朗讀或唱歌時可以順順當當不結巴。 史載成化皇帝講話不行, 但“臨朝宣旨, 則琅琅如貫珠”。 因為臨朝宣旨, 猶如背誦課文, 朗讀已熟, 自然不會結巴了。

在本文結束前我想提醒讀者的是, 要注意預防口吃。 當今的孩子大多數生活在甜水中, 優生優育, 獨生子女, 家長與社會輿論把孩子捧為“小皇帝”。 在這種優越環境下, 口吃當然不多, 但也存在著產生口吃的隱患:一是望子成龍心切, 要求太高, 逼孩子學這學那, 軟硬兼施, 使幼嫩的心理承受壓抑, 有可能造成說話結巴。 二是父母離異增加, 這種家庭劇變, 猶如當年朱見深的遭遇, “小皇帝”的地位可能一落千丈, 淪為受氣包、倒楣蛋,若發生在2~5歲,那麼口吃發生的危險就很大。願天下父母者慎之,防之。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淪為受氣包、倒楣蛋,若發生在2~5歲,那麼口吃發生的危險就很大。願天下父母者慎之,防之。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