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生地簡介

《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載有咀華清喉丹一方, 方用:大生地黃50克, 硼砂7.5克(研細)。 將生地黃1片, 裹硼砂少許, 徐徐嚼細咽之, 半日許宜將藥服完。 生地黃之性能滋陰清火, 無論虛熱濕熱服之皆宜。 硼砂能潤肺, 清熱化痰, 消腫止痛。 二藥並用, 功力甚大。 而又必細細嚼服者, 因其病在上, 煎湯頓服, 恐其力下趨, 而病轉不愈。 且細細嚼咽, 則藥之津液常清潤患處也。 此方愚用之屢矣, 隨手取效者不勝計矣。 ”驗之於臨床, 確如其言。

生地與麥冬常相須為用, 滋陰清熱之力更勝。 餘治療因肺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 常用《重樓玉鑰》中的養陰清肺湯。

方用:生地、麥冬、玄參、炒白芍、丹皮、貝母各15克, 薄荷、生甘草各5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2次分服。 方中用增液湯(生地、玄參、麥冬)清熱養陰潤肺;用丹皮、白芍涼血解毒;用貝母清熱化痰;用薄荷、甘草瀉火解毒。 發熱重者加生石膏, 大便燥結者加大黃, 小便短赤者加車前子。 本方養陰清肺涼血解毒, 可用於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等病症屬陰虛火旺者。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