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肛腸科>正文

直腸息肉的治療措施

直腸息肉的早期可無任何症狀, 一般臨床表現可有腹痛、腹瀉、便血、大便中可含有粘液, 或伴有裡急後重感。 但是如果忽視了這些早期症狀, 直腸息肉會轉入更嚴重的後果。 那麼直腸息肉怎麼治療呢, 下面交給大家一些直腸息肉的治療方法。

專家指出, 根據息肉的類型不同, 結腸息肉、直腸息肉的治療方法也不同。 平時最多見的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兩種。 前者與大腸炎症反應有關, 後者則由於結腸粘膜表面細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癒後可自行消失, 對腺瘤性息肉, 我們必須有所警惕,

它一般不會自行消失, 如果長久存在於腸腔內, 則有惡變的可能。 因此, 檢出息肉和確定其病變性質的最有效措施, 是定期進行全結腸鏡檢查。 得了炎症性息肉, 一般無須特殊處理, 每隔1—2年作一次結腸鏡隨訪即可。 小的腺瘤性息肉, 可通過腸鏡下電凝方法直接切除, 凡直徑≥lcm而完整摘除困難或廣蒂者, 先行咬取活檢, 排除癌變後經手術完整摘除。 如有癌變則根據癌變範圍, 選擇局部腸壁或腸切除手術。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又叫多發性息肉病, 與以上息肉不同的是, 它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而且多發, 可佈滿結腸和直腸, 具有很高的癌變傾向。 好發于青年, 一般15~25歲青春期開始出現臨床症狀, 30歲左右最明顯。

此病的嚴重性在於癌變率高,

而且癌變常不限於一處, 為多中心。 患者12、13歲即可出現腺瘤性息肉, 20歲時息肉已遍佈大腸, 如不及時治療, 40歲以後幾乎不可避免地出現癌變。 據文獻記載, 大腸腺瘤演變為癌需時5~15年。 癌變發生的部位和一般大腸癌規律類似, 直腸和乙狀結腸多見, 來自息肉病的腺癌, 發病早、發展快、易擴散, 手術切除後的5年生存率也較低。

一般情況下, 對於腸息肉的治療原則如下:

小於1釐米的良性息肉, 可在結腸鏡下直接切除。 若直徑大於1釐米的良性息肉, 距肛門10釐米以內, 可採取經肛門直接切除。 10釐米以上的結腸可採取腹腔鏡下切除。 若息肉為惡性, 需按惡性腫瘤原則進行處理, 如腹腔鏡下手術或開腹手術。 由於腸息肉癌變率比較高,

因此, 應早發現, 早進行結腸息肉、直腸息肉的治療。

直腸息肉的治療方法還是很多的, 不過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治療方法才是關鍵。 直腸息肉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還可能危及生命。 關係到生命的疾病絕對不能馬虎。 如果您出現了上述早期症狀, 一定要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