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情人節一個人過? 關愛單身狗群體焦慮

今天是2月14號情人節, 按照西方的說法, 這是一個情侶們在這一天互相饋贈禮物, 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的最美好的日子。 但是在情侶秀恩愛的這一天, 不能忘記了沒有物件的單身群體, 這種人在現在被戲稱為“單身狗”。 看似玩笑的一種對單身群體的稱呼, 實際上也包含了對單身的無奈。 近年來通過調查資料統計得知, 八成25~40歲的單身男女“不快樂”。 婚戀心理研究專家提醒“剩男剩女”不快樂的背後隱藏了煩躁、焦慮, 甚至抑鬱等消極情緒, 而情人節這種節日, 成為單身一族們焦慮的高發期。

我們管這種單身的焦慮叫群體焦慮,

並且單身的焦慮更加容易出現在大齡單身青年身上, 不僅是因為情人節這一天他人秀恩愛對單身一族的心理刺激, 而且還因為多數大齡單身人士都曾擁有過不盡完美的戀愛經歷。 這些戀愛經歷, 會留下一種破裂的戀愛關係情感挫折的感受, 潛伏在人內心, 一旦遭受刺激就會爆發出抑鬱感。 尤其是春節這段過年回家的時間, 父母們都會讓大齡單身一族“趕緊再找個女(男)朋友”, 這樣的催促會讓他們害怕回家。

在網路上也有單身人士對自己的調侃, 這些調侃透著些許無奈, 27 ~28歲的未婚人士叫“剩鬥士”;29~30歲的叫“必剩客”;31~35歲的叫“鬥戰剩佛”;超過35歲的就被尊為“齊天大剩”。 而且最重要的是, 隨著年齡的增大,

他們的戀愛機會將越來越少。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 女性從30歲起, 男性從34歲起, 結婚機會就直線下降。

與此同時, 春節是全家團聚的日子, 來自家人和社會輿論的壓力, 加上隨之而來的情人節。 在這種結婚機會下降跟家人催促社會刺激的情況下, 大大加劇了大齡單身人士的“不快樂”情緒, 焦慮已經成為一種群體性心理。

如何消除單身群體焦慮?

首先, 要正確看待單身。 單身並不說明你有缺陷或者低人一等, 正相反, 很有可能說明你不隨波逐流, 一直堅持心中所想所愛的人或事物。 所以你就要擺正態度, 正確看待單身, 千萬不要像自己做錯事一樣。

第二, 要好好生活。 單身貴族的生活在一般人眼裡都是無序, 混亂, 孤獨的。

但不要讓別人拿看這類人的眼光看你, 每天盡自己最大努力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更幸福, 這是你的義務和責任。

第三, 要培養廣泛的愛好。 如果你在上班之餘, 有廣泛的愛好, 喜歡打球, 交友, 遊行, 寫作……那你一定不會寂寞, 也不會焦慮, 你的愛好會幫助你轉移注意力, 減輕壓力。

第四, 要充實自己。 如果你有值得奮鬥一生的夢想, 那再好不過了。 你會為夢想奮鬥, 不再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自己是否單身這個話題上。 但如果你沒有夢想, 那也沒關係, 選你喜歡或擅長的事情, 每天學一點, 久而久之, 你會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 焦慮就被“擠”出你的心田。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