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主“雷鳴”析
《本經》杏仁條謂:“主咳逆上氣, 雷鳴, 喉痹下氣, 產乳, 金創, 寒心, 賁豚”。 因其功效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見長。 蓋肺氣宣則咳逆上氣消除;肺主氣, 司呼吸, 喉為其系, 肺氣宣通, 則咽喉疾病可蠲;肺與大腸相表裡, 肺竅宣通, 下竅通利而二便暢爽;肺為水之上源, 肺氣清肅, 水濕得行, 故濕邪內阻之腸鳴等可治。 以此推之, 氣行則水行, 氣暢則血活, 氣宣則榮衛諧和、表裡相通、陰陽相交而諸疾可祛。 至於所主“雷鳴”功效, 不應專指腹中雷鳴。 固然因其可宣化濕濁、宣氣行濕, 使水濕去而腹中雷鳴下利能除, 且更因其能宣肺化痰而使痰鳴、喉鳴得治。
合歡“安五臟”析
合歡味甘而性平, 花色豔麗。 甘味入脾而養血, 色豔入心而悅情。 意安則慮定、情慰則忿蠲, 心定則神閑, 主明則下安。 故可使五臟安和、心曠神怡、歡樂無憂。 心神養、脾運健、肝血旺而五志各有歸藏, 神、魂、魄、意、志“五神”各司其責, 自當身輕體健、耳目聰明、齒固發烏, 容顏不老。 《素問·上古天真論》雲:“恬淡虛無, 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 ”因其“志閑而少欲, 心安而不懼”, 是以常若“有得”。 更因“氣從以順, 各從其欲, 皆得所願”, 因而何來愁苦煩惱?為此, 嵇康《養生錄》對本品功效, 予以高度概括雲“合歡蠲忿”。
“合歡蠲忿, 萱草忘憂”。 合歡花主要功效在於解鬱蠲忿, 如果鬱結得解, 忿怨得消, 自然心曠神怡, 五臟安和, “安五臟”是其解鬱蠲忿的結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