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著名的補氣中藥, 被譽為“補氣之最”“補藥之長”。 黃芪泡茶或煎水代茶飲用, 養生療病兼得, 且經濟簡便實用, 民間有“常喝黃芪湯, 防病保健康”之諺語。
臨床上, 黃芪茶飲可用於氣虛引起的病症, 但更適合於:
體虛多汗:取黃芪30克, 大棗5枚, 水煎分3次溫服, 日1劑。
氣血虧虛:取黃芪30克, 枸杞子15克, 煎水代茶飲, 日1劑。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蕁麻疹:取黃芪15克, 泡水代茶飲, 日1劑。
頻發早搏:取黃芪15克, 泡水代茶飲, 日1劑, 一般連用1~3周。
失眠屬氣虛者:每晚飯後取黃芪20克, 泡水代茶頻飲, 連用5~7天。
癃閉患者, 久病臥床, 或年事已高, 或婦女產後,
臟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 取黃芪20克, 煎水代茶飲, 日1劑, 30天為1療程, 連用2~3個療程。
瘡瘍久不收口:取黃芪6~9克泡水代茶飲, 日1劑, 連用2~3周。
腫瘤化療、放療或術後:取黃芪10克, 泡水代茶飲, 日1劑。
值得注意的是:黃芪泡水須用開水浸泡, 宜用加蓋茶杯浸泡, 時間至少15~20分鐘;煎水代茶一般煎煮30分鐘, 煎2~3次, 分別取汁混合飲服。 黃芪性甘溫, 久用(特別是量大時)如出現上火、腹脹、納差、潮熱等副作用, 應減量或停用。 中醫辨證屬實證患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