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競爭壓力加大、生活節奏加快, 人們的抑鬱情緒有增加的趨勢。 但是有抑鬱情緒並不意味著就一定得了抑鬱症。 請關注——
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 抑鬱症最廣為人知, 卻也最容易被誤解。 不少人把抑鬱症理解為是“鬱悶”心情不好, 或是“小心眼”想不開, 更有甚者認為得了抑鬱症就無法治癒了。 這些認識上的偏差造成了人們談“抑”色變, 因而不能正確面對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 給人們的健康、生活、工作帶來嚴重影響。
人們對抑鬱症認識上的一大誤區就是容易混淆‘抑鬱’和‘抑鬱症’。
理解抑鬱症, 人們不能簡單化和僅從字面上理解, 望文生義。 “認為抑鬱症就是不開心, 或者認為感到憂鬱就是抑鬱症, 我不憂鬱、沒有悲傷的事我就不是抑鬱症。 ”
抑鬱症作為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 不僅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愉快感缺失為主要臨床特徵, 而且還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有遺傳因素、性格因素以及社會因素。 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不是造成抑鬱症的必然因素。
作為普通大眾, 如果發現身邊的人或自己可能有情緒方面的問題, 最需要做的不是冒然做出判斷或診斷, 而是鼓勵其積極尋求專業幫助, 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家來做, 這一點很重要。
抑鬱症通常會出現這些表現
1、情緒沮喪的原因是大腦被“充滿著的消極因素”控制住了。 人在情緒低落時覺得世界都是灰色的。 更糟的是, 你竟相信萬事萬物確實如你想像的那麼壞。
2、“有色眼鏡” :抓住一點點消極念頭, 翻來覆去的在腦中糾纏。 這就像戴一副特製眼鏡濾掉了事物的積極面, 得出的結論當然是消極的。 這是抑鬱症的症狀表現。
3、兩個極端:看問題像玩望遠鏡戲法。 找不足點, 望遠鏡正過來看,
4、自卑:一些消極的假設也往往干擾我們的思維, 其結果自己覺得不如人。
5、絕對化:僅由於一次挫折便感到前途暗淡。 有為靦腆的青年向姑娘約會, 因受拒絕, 他便想, 我再也不去約人, 我這一輩子是孤獨、淒慘的。
6、消極念頭:對事物的嚴重曲解, 這種想法是你精神上倍受折磨的根本原因。
7、不合情理:內心感到不安, 總以為一定是自己做了什麼壞事。 抑鬱症的症狀表現為你的情緒似乎成了這種念頭的依據, 憂鬱患者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是很少的。
8、盲從:迷信紙上的東西——恰如一個好學生一次成績不好便覺得自己完了——結果導致自己懷疑自己,
9、草率結論:始終認為, 別人不管你的話有無道理總是看不起你;總認為將來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