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 是一種發生於青春期並持續一生的精神障礙。 偏執型人格障礙是其中一種, 他們經常難以自拔, 陷入難言的痛苦中。 當向外界求助時, 別人的指導難以維持太久, 繼而又陷入從前的狀態。 自己也經常以多種方式疏通自己讓自己走出困境但是很難。
1、認知提高法。
由於患者對別人不信任、敏感多疑, 不會接受任何善意忠告, 所以首先要與他們建立信任關係, 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交流情感, 向他們全面介紹其自身人格障礙的性質、特點、危害性及糾正方法, 使其對自己有一正確、客觀的認識,
2、交友訓練法。
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交友活動, 在交友中學會信任別人, 消除不安感。 交友訓練的原則和要領是:
(1)真誠相見, 以誠交心。 本人必須採取誠心誠意、肝膽相照的態度積極地交友。 要相信大多數人是友好的和比較好的, 可以信賴的, 不應該對朋友, 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見和不信任態度。 必須明確, 交友的目的在於克服偏執心理, 尋求友誼和幫助, 交流思想感情, 消除心理障礙。
(2)交往中儘量主動給予知心朋友各種幫助。 這有助於以心換心, 取得對方的信任和鞏固友誼。 尤其當別人有困難時, 更應鼎力相助, 患難中知真情,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客原則, 。 性格、脾氣的相似和一致, 有助於心理相容, 搞好朋友關係。 另外, 性別、年齡、職業、文化修養、經濟水準、社會地位和興趣愛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問題。 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條件是思想意識和人生觀價值觀的相似和一致, 所謂“志同道合”。 這是發展合作、鞏固友誼的心理基礎。
3、自我療法。
具有偏執型人格的人喜歡走極端, 這與其頭腦裡的非理性觀念相關聯。 因此, 要改變偏執行為, 偏執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須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觀念。 如:
①我不能容忍別人一絲一毫的不忠。
②世上沒有好人, 我只相信自己。
②對別人的進攻, 我必須立目p予以強烈反擊, 要讓他知道我比他更強。
④我不能表現出溫柔, 這會給人一種不強健的感覺。
現在對這些觀念加以改造, 以除去其中極端偏激的成份。
①我不是說一不二的君王, 別人偶爾的不忠應該原諒。
②世上好人和壞人都存在, 我應該相信那些好人。
③對別人的進攻, 馬上反擊未必是上策, 而且我必須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擊。
④我不敢表示真實的情感, 這本身就是虛弱的表現。
每當故態復萌時, 就應該把改造過的合理化觀念默念一遍, 以此來阻止自己的偏激行為。 有時自己不知不覺表現出了偏激行為、事後應重新分析當時的想法, 我出當時的非理性觀念, 然後加以改造, 以防下次再犯。
4、敵意糾正訓練法。
(1)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陷於“敵對心理”的旋渦中。 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 處世待人時注意糾正, 這樣會明顯減輕敵意心理和強烈的情緒反應。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別人, 才能得到別人尊重的基本道理。 要學會對那些幫助過你的人說感謝的話, 而不要不疼不癢地說一聲“謝謝”, 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學會向你認識的所有人微笑。 可能開始時你很不習慣, 做得不自然, 但必須這樣做, 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學會忍讓和有耐心。 生活在複雜的大幹世界中, 衝突糾紛和摩擦是難免的, 這時必須忍讓和克制, 不能讓敵對的怒火燒得自己暈頭轉向, 肝火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