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一項很複雜的球類運動, 速度要快、旋轉很是複雜、對選手精力和腦力有一定的需求, 因此打乒乓的的好處就在於可以鍛煉全身的肌肉。 很多球友在打乒乓球的過程中, 採用不同的乒乓球技術來進行練習。 今天就要詳細的為大家介紹。
打乒乓球要針對不同的來球狀況進行針對性的練習, 其實只要抓住運動的核心要點, 對業餘愛好者來說, 足以提高他們的球技了。
乒乓球運動的核心要點
每一板進攻都是一個側身
不會側身, 就是不會打球, 每一板球都可以視為一個側身。 側身進攻是正手實力的最直觀的體現,
即使你的反手已經具備了很強的實力, 但是千萬不要忽視側身的作用, 而且在比賽中多用側身, 對自己的狀態調整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看看比賽投入比較快的選手基本上都是以側身打開局面的。
不會用腰, 不可能包住球
很多球友在打球的過程中, 重視手上和腳上的功夫, 這樣對嗎?答案是對的, 手法和步法上的功夫, 可以說是是乒乓球的兩大核心技術。
但是真正讓兩大核心實現串聯的, 是很多愛好者往往忽視的“腰部”。 如果你的正手穩定性不夠、拉球力量會有分散、或者在練習或比賽中覺得動作流暢度不夠, 那麼你需要從腰部來找找問題了。
一個比較簡單而實用的方法是在每擊一板球時, 先小幅度的轉腰, 然後在進行攻球或拉球動作, 看看有沒有體會。
不要過於糾結收小臂
小臂的作用不可忽視, 但是也不宜過於放大, 正確的拉球方式, 可以以大臂帶動小臂, 也可以用小臂來解放大臂, 都是對的。 重要的是整體的流暢和發力上的完整。
建立自己的節奏
很多球友在比賽中總會跟著別人的節奏, 對方慢, 跟著就慢, 對方快, 明知跟不上還是盲目的加快。 導致這種狀況的核心因素就是心不定, 特別是在對方球速快的時候, 下意識的就發慌了。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你要明白, 等球來到你這方的時候, 它只屬於你一個人, 你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處理,
如何把力量傳遞要手指
很多教科書上都明確指明, 拉球的最高境界是充分利用到手指的作用, 即:手指是發力環節的終端!很多業餘球友也都試圖通過不斷聯繫, 力爭到達這一點, 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其實, 很多人都過於注重理論分析了, 利用到手指的關鍵在於手指, 不妨試試在擊球前的瞬間用緊握一下球拍, 相信你會有所體會!
引拍的誤區
業餘常常出現的引拍問題, 無非:拉大手、拉拽、後扯嚴重等等。 很多球友明白了引拍有誤的情況下, 總會有意識的進行引拍上的調整。
其實引拍最關鍵的反而是“無意識”, 只要注意兩點, 重心、放鬆, 就可以了。 業餘最大的誤區是試圖控制身體,
重視旋轉的作用
搓球是接發球和台內處理的核心, 弧線是進攻穩定性的最重要因素, 這兩點的關鍵點就是旋轉。 不論是專業還是業餘, 具備了在任何環節加轉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台內球為例, 所謂擺短, 不是碰, 而是能夠搓, 以進攻為例, 追求快, 不如試試以旋轉帶動速度, 這樣在威脅不減的情況下, 穩定性也會有相應的提高。
掌握四項戰術就能成為乒乓高手
1、搶戰術
發搶是乒乓球戰術中最核心的戰術, 無論是哪種打法都要注重學會這項戰術。 這項戰術能否運用的好, 能否先發制人、爭得主動, 甚至直接得分,
一是正手發轉與不轉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二是側身正手發左側上、左側下旋球, 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三是反手發右側上、右側下旋球, 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四是反手發急球或急下旋球, 與之相配套的攻或拉;五是下蹲砍式發球, 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六是正手發逆旋轉上、下旋, 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
2、攻戰術
主要運用搓球旋轉和落點的變化為搶攻製造機會。 主要的搓攻戰術有以下幾種。
一是快搓與慢搓相結合, 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二是搓轉與不轉相結合, 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三是搓左側旋和右側旋球, 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四是搓直線與搓斜線相結合,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五是擺短與劈長相結合,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
3、發球戰術
一是如果對方的發球特別好,最好的戰術是穩健過渡和防守,比如推、搓、擺、切等,但是穩健不等同於保守,在保證上臺的基礎上,要特別注意球的落點和旋轉的變化。
二是接發球直接擰挑拉攻;三是變性,對方發上旋,你回下旋,對方發下旋,你回上旋,擾亂對方的固定思維,為第三板創造機會。
4、對攻戰術
一是緊逼對方反手,伺機側身搶攻或搶拉;二是壓反手突正手;三是調左壓右,或調右壓左;四是拉攻對方兩大角;五是對著對方身體中間拉攻追身球;六是慢中取快,快中取慢,主動變節奏;七是利用假弧圈、推下旋、推擠抹側旋或者削球突然改變來球的旋轉性質。
乒乓球技術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1、握拍方法不合理
初學乒乓球的業餘愛好者,一般不會注重考慮正確的握拍方法,導致影響了單項技術的發揮和整體技術的提高。國家女隊教練在執教青年隊的時候就非常重視隊員的握拍方法的形成,握拍方法和打球的特點有一定關聯。
快攻型打法就不同於弧圈型打法。直拍的握拍,和虎口,拇指食指,其餘三個手指都有關係。
2、引拍動作不正確
我見過好多的業餘球友,在做引拍動作時,都是用大臂帶動小臂向後把手,導致把手速度慢,動作不穩定,影響了擊球的準確性和發力不足。
正確的方法是做引拍動作時,為了拉開持拍手與來球的距離,是以身體為軸心向後轉“腰”來完成引拍動作的。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引拍速度快,便於合理的選擇擊球位置;二是利用轉腰的力量可以加大擊球的力量和擊球動作的穩定性。
3、基本站位姿勢不正確
業餘選手在站位時容易忽視的問題。一是身體的重心不是放在前腳掌上,這樣不利於接發球時迅速起動,直接影響到接發球的正確性和回球的品質;二是身體的中心普遍偏高,影響了對來球高度的準確判斷。
一般來講,由於每個人的身高不同,所以在身體重心的選擇上也會有所不同,正確的身體重心高度應該是:上臂貼近身體自然下垂,肘部跟網同高為宜。這個高度容易看清來球的高低,便於選擇合適的擊球點。
4、發球時用力、落點不合理
好多的業餘球友發出台的長球還可以,但就是發不好不出臺的短球,原因何在?我認為他們主要是沒有掌握發球的基本規律,發長球用大力,向前的發力大點;發短球用稍小的力,摩擦的用力大點。
發長球第一落點在自己球臺的端線附近,而發短球第一落點在球臺的中央或靠近球網的地方,不信你試試。
5、盯球意識淡漠
有球友反映接不好對方的發球,找不准擊球點,不能予判對方來球的路線等等。原因很多。我看來,產生如上情況的根本原因是沒有養成“盯球”的習慣造成的。
要改變如上所說的被動局面,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從對方拋球揮拍開始,自己的眼睛就要一刻不停的跟著球走,緊緊的盯死對方的拍形、觸球的部位、用力的方向和大小、球落台後的第一落點、球過網時的位置、來球第二落點的位置、球從檯面彈起時的運行方向和彈起的高度等。只有掌握了盯球的方法和運用,才能採取合理的接發球方法,提高接發球的成功率。
6、普遍忽視步法的練習
不管什麼技術都是靠靈活的步法來實現的。打球其實就是在打步法!業餘球員跟專業球員的差距除了打球的意識就是步法了,這個問題大家都清楚。
只是不願在練習步法上下苦功罷了。要想提高球技,我還是懇請大家多在步法訓練上下點工夫吧,步法訓練不用投入資金和器材,無本求利,何樂而不為呢!
打乒乓球的好處
乒乓球的協調性要求對人鍛煉很大
經常看見一些老人走路和小孩子學走路一樣一歪一倒,更多的人年齡大了就離不開一根拐杖,其實是平衡協調能力出了問題,經常鍛煉可以保持正常的平衡協調能力。
乒乓球對人的反應、靈敏、平衡、協調都有很好的鍛煉作用。乒乓球運動,要求動作符合一定的規律,要全身配合協調才能打出漂亮的球。
比如在攻球的過程中,每一板球都需要調動從腳掌、腿、腰、大臂、小臂、手腕乃至手指,次序著力,也有人的重心轉換、拍型控制、揮臂速度變化等。這些鍛煉能夠有效地提高人體機能的協調性,所以,經常打乒乓球的人一般都能做到反應靈敏、動作協調,充滿美感。
乒乓球對眼睛頸椎的鍛煉最適合現代人的需要
我們正處在工業化和資訊化的時代,各種資訊紛至遝來,不可回避,報刊、書籍看不完,電視、手機資訊、電腦面前,一待就是幾個小時。這些長時間、定距離的用眼的結果,只能使得我們的眼睛疲憊不堪,頸椎腰椎病痛的人與日俱增。
參加乒乓球運動,眼睛跟著銀色的乒乓球不斷調解距離,很好地緩解了眼睛肌肉的僵硬不適。在眼感覺疲勞時打上一盤乒乓球,眼睛比點了潤潔感覺清爽,還沒有副作用。
頸椎、腰椎也隨著乒乓拍的揮舞,得到鍛煉,因此乒乓球運動對最為影響現代人生活品質的幾大病症都具有針對性的效果,並且立杆見影。
乒乓球是腦力體力結合的運動
要想在乒乓球競爭中堅取得主動,不僅要基本技術好,打球還要不斷地觀察分析,觀察對方的站位,分析對手的球路,特長和漏洞。你看那高水準球員,發球前不僅兩眼緊緊盯著對手,還不斷變化著手上的動作,控制球的落點。
把球打到對方最難受的地方,尋找創造殺機,都要在最短的時間裡作出應對。他們的腦海裡就是一幅幅路線圖,常常聽見電視解說員說的“算計對手”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乒乓球是聰明人的運動一點都不假,乒乓球可能是腦體結合最好的運動了。
乒乓球是建立感情的紐帶
乒乓球是一種競技運動,總是有對手,但是,這些對手一樣全都是朋友,往往越是關係好,對壘越多的越是好朋友。
特別是一般把乒乓球作為強身健體運動的人來說,競爭是次要的。交朋結友,延續友誼更重要。所以,在競爭中,一個擦邊球,不是相互爭辯的導火索,而是相互謙讓的紅絲帶。
一個精彩的回擊,不是對手沮喪的理由,而是對手喝彩的鼓勵。在乒乓球的快樂中,通過比賽、交流球技,互相幫著撿一個球,傳遞著友誼。在乒乓球活動室,嗜球無壞人確實是真理,算計球,不算計人。
結語:看到這裡,小編希望大家通過上文的閱讀可以對打乒乓球的好處及技巧有一些新的認識,同時對於技術的細節部分也能夠多一些瞭解,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夠認識到技術掌握的重要性,在運動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四是搓直線與搓斜線相結合,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五是擺短與劈長相結合,與之相配套的擰挑拉攻。3、發球戰術
一是如果對方的發球特別好,最好的戰術是穩健過渡和防守,比如推、搓、擺、切等,但是穩健不等同於保守,在保證上臺的基礎上,要特別注意球的落點和旋轉的變化。
二是接發球直接擰挑拉攻;三是變性,對方發上旋,你回下旋,對方發下旋,你回上旋,擾亂對方的固定思維,為第三板創造機會。
4、對攻戰術
一是緊逼對方反手,伺機側身搶攻或搶拉;二是壓反手突正手;三是調左壓右,或調右壓左;四是拉攻對方兩大角;五是對著對方身體中間拉攻追身球;六是慢中取快,快中取慢,主動變節奏;七是利用假弧圈、推下旋、推擠抹側旋或者削球突然改變來球的旋轉性質。
乒乓球技術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1、握拍方法不合理
初學乒乓球的業餘愛好者,一般不會注重考慮正確的握拍方法,導致影響了單項技術的發揮和整體技術的提高。國家女隊教練在執教青年隊的時候就非常重視隊員的握拍方法的形成,握拍方法和打球的特點有一定關聯。
快攻型打法就不同於弧圈型打法。直拍的握拍,和虎口,拇指食指,其餘三個手指都有關係。
2、引拍動作不正確
我見過好多的業餘球友,在做引拍動作時,都是用大臂帶動小臂向後把手,導致把手速度慢,動作不穩定,影響了擊球的準確性和發力不足。
正確的方法是做引拍動作時,為了拉開持拍手與來球的距離,是以身體為軸心向後轉“腰”來完成引拍動作的。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引拍速度快,便於合理的選擇擊球位置;二是利用轉腰的力量可以加大擊球的力量和擊球動作的穩定性。
3、基本站位姿勢不正確
業餘選手在站位時容易忽視的問題。一是身體的重心不是放在前腳掌上,這樣不利於接發球時迅速起動,直接影響到接發球的正確性和回球的品質;二是身體的中心普遍偏高,影響了對來球高度的準確判斷。
一般來講,由於每個人的身高不同,所以在身體重心的選擇上也會有所不同,正確的身體重心高度應該是:上臂貼近身體自然下垂,肘部跟網同高為宜。這個高度容易看清來球的高低,便於選擇合適的擊球點。
4、發球時用力、落點不合理
好多的業餘球友發出台的長球還可以,但就是發不好不出臺的短球,原因何在?我認為他們主要是沒有掌握發球的基本規律,發長球用大力,向前的發力大點;發短球用稍小的力,摩擦的用力大點。
發長球第一落點在自己球臺的端線附近,而發短球第一落點在球臺的中央或靠近球網的地方,不信你試試。
5、盯球意識淡漠
有球友反映接不好對方的發球,找不准擊球點,不能予判對方來球的路線等等。原因很多。我看來,產生如上情況的根本原因是沒有養成“盯球”的習慣造成的。
要改變如上所說的被動局面,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從對方拋球揮拍開始,自己的眼睛就要一刻不停的跟著球走,緊緊的盯死對方的拍形、觸球的部位、用力的方向和大小、球落台後的第一落點、球過網時的位置、來球第二落點的位置、球從檯面彈起時的運行方向和彈起的高度等。只有掌握了盯球的方法和運用,才能採取合理的接發球方法,提高接發球的成功率。
6、普遍忽視步法的練習
不管什麼技術都是靠靈活的步法來實現的。打球其實就是在打步法!業餘球員跟專業球員的差距除了打球的意識就是步法了,這個問題大家都清楚。
只是不願在練習步法上下苦功罷了。要想提高球技,我還是懇請大家多在步法訓練上下點工夫吧,步法訓練不用投入資金和器材,無本求利,何樂而不為呢!
打乒乓球的好處
乒乓球的協調性要求對人鍛煉很大
經常看見一些老人走路和小孩子學走路一樣一歪一倒,更多的人年齡大了就離不開一根拐杖,其實是平衡協調能力出了問題,經常鍛煉可以保持正常的平衡協調能力。
乒乓球對人的反應、靈敏、平衡、協調都有很好的鍛煉作用。乒乓球運動,要求動作符合一定的規律,要全身配合協調才能打出漂亮的球。
比如在攻球的過程中,每一板球都需要調動從腳掌、腿、腰、大臂、小臂、手腕乃至手指,次序著力,也有人的重心轉換、拍型控制、揮臂速度變化等。這些鍛煉能夠有效地提高人體機能的協調性,所以,經常打乒乓球的人一般都能做到反應靈敏、動作協調,充滿美感。
乒乓球對眼睛頸椎的鍛煉最適合現代人的需要
我們正處在工業化和資訊化的時代,各種資訊紛至遝來,不可回避,報刊、書籍看不完,電視、手機資訊、電腦面前,一待就是幾個小時。這些長時間、定距離的用眼的結果,只能使得我們的眼睛疲憊不堪,頸椎腰椎病痛的人與日俱增。
參加乒乓球運動,眼睛跟著銀色的乒乓球不斷調解距離,很好地緩解了眼睛肌肉的僵硬不適。在眼感覺疲勞時打上一盤乒乓球,眼睛比點了潤潔感覺清爽,還沒有副作用。
頸椎、腰椎也隨著乒乓拍的揮舞,得到鍛煉,因此乒乓球運動對最為影響現代人生活品質的幾大病症都具有針對性的效果,並且立杆見影。
乒乓球是腦力體力結合的運動
要想在乒乓球競爭中堅取得主動,不僅要基本技術好,打球還要不斷地觀察分析,觀察對方的站位,分析對手的球路,特長和漏洞。你看那高水準球員,發球前不僅兩眼緊緊盯著對手,還不斷變化著手上的動作,控制球的落點。
把球打到對方最難受的地方,尋找創造殺機,都要在最短的時間裡作出應對。他們的腦海裡就是一幅幅路線圖,常常聽見電視解說員說的“算計對手”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乒乓球是聰明人的運動一點都不假,乒乓球可能是腦體結合最好的運動了。
乒乓球是建立感情的紐帶
乒乓球是一種競技運動,總是有對手,但是,這些對手一樣全都是朋友,往往越是關係好,對壘越多的越是好朋友。
特別是一般把乒乓球作為強身健體運動的人來說,競爭是次要的。交朋結友,延續友誼更重要。所以,在競爭中,一個擦邊球,不是相互爭辯的導火索,而是相互謙讓的紅絲帶。
一個精彩的回擊,不是對手沮喪的理由,而是對手喝彩的鼓勵。在乒乓球的快樂中,通過比賽、交流球技,互相幫著撿一個球,傳遞著友誼。在乒乓球活動室,嗜球無壞人確實是真理,算計球,不算計人。
結語:看到這裡,小編希望大家通過上文的閱讀可以對打乒乓球的好處及技巧有一些新的認識,同時對於技術的細節部分也能夠多一些瞭解,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夠認識到技術掌握的重要性,在運動中獲得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