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疾病又稱為風濕病, 是一組以內科治療為主的影響骨、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經等的疾病, 就中醫而言, 本系統疾病主要對應於肢體經絡及臟腑病證。
風濕病的發生多與人體免疫功能的異常密切相關, 患者可出現疼痛、關節腫脹、發熱、麻木、肢體屈伸不利、皮膚紅斑、皮下結節、晨僵、畏風惡寒等症狀。 其中, 發熱是風濕病常見的症狀之一。
發熱是指體溫較正常升高的一種症狀, 表現形式多樣, 如寒熱往來、壯熱、長期低熱或持續高熱不退等, 多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風濕熱等疾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80%左右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可出現發熱, 大多為高熱。
皮肌炎:40%左右的患者可出現不規則低熱或高熱, 關節痛、關節畸形、肌肉攣縮。
風濕熱:在典型症狀出現前1~6周, 患者可有咽喉炎或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現, 如發熱、咽痛等等。 50%~70%患者有不規則發熱, 輕中度發熱較常見, 亦可有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