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 風濕病的病因病機尚未徹底闡明, 所以, 迄今缺乏明確的預防措施。 祖國醫學早就有“治未病”的觀點。 素問中說:“……夫病已成而後藥之, 亂已成而後治之, 猶如渴而穿井, 鬥而鑄錐, 不亦晚乎?”形象地說明了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據國內外有關文獻提出幾點預防措施:
(1)爭取早診斷、早治療:雖然本病的致殘率比較高, 但如果獲得早期診斷及早期的治療, 仍可控制其發展甚至治癒。 所以, 若能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識, 醫生和患有關節腫痛症狀的病人對本病保持足夠的警惕性,
(2)加強鍛煉, 增強身體素質: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生產勞動, 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 大有好處。 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 身體就強壯, 抗病能力強, 很少患病, 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內經》說的“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正是這個道理。
(3)避免風寒濕邪侵襲:大部分病人發病前或疾病復發前都有汗出當風涼、接觸冷水等病史, 提出了這些因素在本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看重要作用。 春季雨水較多, 正是萬物萌發、樹木花草發芽、長枝、生葉、開花之際。 這時, 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