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草石蠶栽培技術

草石蠶又名銀條、羅漢菜、鏍絲菜, 一般株高50-70釐米, 葉卵圓形, 塊莖脆嫩多汁, 藥食兼用, 可鹽漬、醬制、涼拌等, 是一種名特蔬菜。

1、整地。 選擇疏鬆肥沃沙壤地塊、施足底肥, 以優質農家肥為主, 輔以草木灰、磷肥、二銨等。 3月上中旬整地, 做成高20釐米, 寬120釐米的畦, 畦間為澆排水溝。

2、播種。 3月中下旬, 待草石蠶地下莖萌芽後挖出, 篩選肥厚勻稱、莖芽飽滿的塊莖做種。 將種莖分節, 每節長10-15釐米, 每節上要帶有2、3個飽滿芽, 隨後定植。 定植前開溝, 溝深4-6釐米。 株距10釐米, 行距25釐米。

3、管理。 草石蠶定植後30天左右出芽, 莖高10釐米時澆水追肥一次,

並中耕除草。 夏季生長迅速, 如發現旺長, 可進行摘心, 或噴灑多效唑控制。 如遇乾旱, 要及時澆水追肥。 立秋後, 地上部分生長緩慢, 地下塊莖開始膨大生長, 此期以追磷、鉀肥為主, 配以葉面噴肥。

4、病蟲害防治。 草石蠶病蟲害較少。 蟲害主要是斑潛蠅, 可用40%溴氰菊酯乳液2000倍液或愛福丁2500倍液噴霧防治。 病害主要有腐爛病, 發病後及時清除, 並用石灰消毒。 發病初期可用200PPM的農用鏈黴素灌根, 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

5、採收。 霜降前後, 草石蠶地上部分枯萎, 地下塊莖形成, 可陸續採收上市, 直到翌年春季。 採挖時要儘量避免挖斷地下莖。 平均每畝產量800公斤, 高的可達1000公斤。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