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又稱“失枕”, 常見發病經過是入睡前並無任何症狀, 晨起後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 頸部活動受限。 治療落枕可採用不同穴位針灸, 常可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有的甚至針進即愈。
落枕穴
落枕穴位於人體的手背當第二、第三掌骨之間, 掌指關節後約0.5寸處。 所治落枕為患者左右活動受限, 或左或右, 針刺對側落枕穴, 效果極好。
手法:先用在落枕穴處找到痛點, 準備好針具, 令患者咳嗽一聲, 隨咳進針(一是轉移患者注意力, 二是振奮氣機減少針刺痛感), 邊行針邊囑患者向患側活動。
後溪穴
後溪穴在小指尺側,
列缺穴
列缺穴在前臂部, 橈骨莖突上方, 腕橫紋上1.5寸處。 所治落枕為右上或左上活動受限, 手法同上。
手三裡穴
手三裡穴位于曲池下二寸, 按之肉起兌肉之端。 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 側腕, 伸直前臂, 曲肘的取穴姿勢, 手三裡穴位於前臂, 手肘彎曲處向前3指幅, 在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所治落枕為肩頸部活動受限, 手法同上。
懸鐘(絕穀)穴
懸鐘穴在外踝尖上3寸, 腓骨前緣。 所治落枕多為經常落枕的頸椎病患者, 持續效果較長。
刺時採用補法。
一般來講, 新病落枕一般6~10秒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