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補養身體的好時節, 冬是萬物收藏的季節, 這時進補容易將補品中的營養蓄積起來, 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 調理虛弱病症體質, 增強體力, 活血, 抵抗寒冷, 這是冬令進補的原因。 但每個人本身的體質不一樣, 進補的方式也應該根據各人的情況不一樣而有所調整。 如果你平時容易口乾舌燥、便秘、口臭, 或者你是高血壓的患者, 那麼進補性熱的食物如同火上澆油, 應該適可而止。 一些辛辣的食物如辣椒、洋蔥等會刺激腸胃, 脾胃功能弱的人、皮膚過敏者也要量力而行。 如果吃完補品後伴隨感冒、發熱及腹瀉等情形,
經典食譜一:薑汁甜牛奶
原料:生薑汁, 性味辛、溫, 入肺、胃、脾經, 功能散寒, 止嘔;牛奶, 性味甘、平, 功能補虛損, 益脾胃, 可治虛弱勞損, 反胃噎膈等症。
做法:最好的做法是用150-200毫升鮮牛奶加一調羹生薑汁和少許白糖, 放入瓷器內, 蓋上蓋子蒸適當時間後飲用。
功用:有散寒, 和胃, 止嘔的功效。 每天喝一杯, 手腳之寒氣便會漸失。 其實薑汁甜牛奶也可以用於治療上面提到的虛寒性胃痛噎膈反胃、嘔吐、暖氣反酸等腸胃不適的症狀。
經典食譜二:烏豆塘虱
原料:烏豆即黑豆, 味甘性平。 功能養血補虛, 主要為滋養作用。 塘虱魚又名鬍子鯰魚。
做法:購買塘虱魚2-4條, 去除內臟、魚鰓等, 洗淨後放入瓦罐內, 再加入60-90克烏豆, 用文火燜熟, 調味即可。 如果感覺烏豆不容易消化, 那麼可以加入適量陳皮調胃氣。
功用:可用于調理女士血虛頭痛, 頭暈目眩, 自汗盜汗, 耳鳴乏倦以及血小板減少等。
經典食譜三:川芎白芷燉魚頭
原料:川芎;白芷性溫、味辛微甘、無毒。 有祛風, 消腫, 止痛作用;魚頭, 最好選用“胖頭魚”。 它味甘、性溫、無毒, 功能暖胃養血。
做法:購買一個魚頭, 加入3-9克川芎以及6-9克白芷(兩者都不宜過多), 放在瓦煲內一起燉即可。
功用:川芎白芷都能夠活血、行氣、祛風, 再配上味甘、性溫的魚頭, 更相得益彰。 此道食譜可治療男女頭風、四肢拘牽痹痛。
經典食譜四:白胡椒煲豬肚湯
原料:白胡椒, 功能溫中散寒, 醒脾開胃。 豬肚即豬胃, 功能健脾胃, 補虛損, 通血脈, 利水, 除疳。
做法:豬肚一隻, 用水沖洗淨。 把約15克白胡椒打碎, 放入豬肚內, 留少許水分。 把豬肚頭尾用線紮緊, 慢火煲1個小時以上, 加鹽調味即可。 另外, 湯煲好後的豬肚酥爛滑軟, 切條裝盤, 再撒上白芝麻和鮮醬油, 是一道非常不錯的冷盤。
功用:可以用於治療胃寒, 心腹冷痛, 因受寒而消化不良, 吐清口水, 虛寒性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等。
經典食譜五:黨參紅棗茶
原料:紅棗, 性味甘、溫。 功能補脾和胃, 益氣生津, 調營衛, 治胃虛少吃, 脾弱便溏, 氣血津液不足, 營衛不和, 心悸怔忡, 婦人髒躁。
做法:選用黨參15-30克, 大棗5-10枚, 一起煎湯飲用。 也可以加入陳皮2-3克以調胃氣。
功用:可以治療病後脾虛, 食欲不振, 四肢肌肉乏力, 貧血, 心悸等症。
因人而異冬季進補勿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