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三棱破氣又化瘀力宏性平擅止痛

三棱, 首載于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 其味苦性平, 歸肝、脾兩經。 歷代本草記載其能破血行氣, 消積止痛, 可治癥瘕積聚、氣血凝滯、心腹疼痛、脅下脹痛、經閉、產後瘀血腹痛、跌打損傷、瘡腫堅硬等。 習慣看法認為其為破血之品, 或認為其攻破之力甚強, 久服易傷正氣, 故臨床多畏其力而少用。

張學文認為, 治療一些疑難重症或久病屬瘀血所致者, 如萎縮性胃炎、肝硬化、經閉日久等, 用一般活血化瘀藥而力嫌不足者, 用三棱後往往能收到較好療效。 如一李姓老翁, 65歲, 因口幹口苦、納差、胃脘部疼痛10餘年而就診。

患者自述其口幹明顯但不欲飲水, 時有口苦, 納食較差, 且進食後自覺消化不良, 時有胃脘部疼痛不適感。 曾在多家醫院診治無效, 胃鏡檢查示“萎縮性胃炎”, 並有“氣管炎”、“尿路感染”、“增生性脊柱炎”等病史。 舌質暗紅, 苔薄黃, 舌下脈絡迂曲、瘀絲明顯, 脈弦緩。 張學文辨為肝胃不和證, 治以疏肝和胃, 方用六君子東加白芍、烏梅、山楂、石斛、丹參, 服10劑而諸症稍減, 病情改善不明顯,張學文認為可能是此方藥化瘀力不足, 故而收效差。 於是在上方中加三棱10克, 服後胃脘疼痛銳減。 此後則以柴胡疏肝散與香砂六君子湯兩方為基礎, 交替加減, 但每次均用三棱, 調治3個月而愈。 於是臨證每遇頑固之胃脘痛, 時間經久不愈, 有瘀血症, 用一般化瘀止痛藥如丹參、延胡索等作用不佳者,
均加三棱, 收效均很理想, 且未見不良反應。

《醫學切要》載三棱“破一切血, 下一切氣”, 王好古認為其“破血中之氣”, 《本草綱目》認為其能“破氣散結, 故能治諸病, 其功可近於香附而力峻, 故難久服”, 則知古今醫家對其“破氣破血, 久服損真”的認識是一致的。 然其力究竟是峻是緩, 損傷正氣是強是弱, 還需臨床驗證。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三棱條下, 謂其“氣味俱淡, 微有辛意, 性微溫, 為化瘀之要藥, 以治男子痃癖, 女子癥瘕、月經不通, 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 其行氣之力, 又能治心腹疼痛, 脅下脹痛, 一切血凝氣滯之證。 ”張學文認為前人所謂“破氣破血”之說, 無非說明力強而已, 而臨床一些疑難久病, 氣滯血瘀頑固不化者,

三棱為其首選之品。 筆者臨證對萎縮性胃炎遷延日久, 症見痛處不移, 痛時拒按, 夜晚較甚, 舌下絡脈迂曲或怒張, 舌質淡紫者, 常以香砂六君子東加焦三仙、丹參、三棱等, 收效甚捷。 尤其對一般化瘀止痛藥不效或初用有效而久用無效者, 加用三棱或莪術後, 每見止痛之效甚顯。 其次對慢性肝炎肝硬化, 脾大等久治乏效者, 三棱均可應用。 惟其劑量不宜過大, 一般6~10克即可。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