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後, 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 草木凋零, 蟄蟲休眠, 萬物活動趨向休止。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 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正是“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 這個冬天, 不妨試一下這道溫補的美食吧!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看, 立冬時節是進補的好時節。 因為進入冬季後, 人體新陳代謝減慢, 消耗相對減少。 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 從而扶正固本, 增強抵抗力。
進補以食補為上。 《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 而北方冬季氣候乾燥, 常有大風天氣, 因此, 滋益陰精是冬季養生的重要內容,
菜品可首選羊肉燉蘿蔔。 它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其次是炒雙菇(香菇和平菇), 它能補益腸胃, 化痰散寒, 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羊肉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鈣、鐵、磷等多種營養物質, 其實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材,
蘿蔔作用多民間說法, 十月蘿蔔小人參, 冬食蘿蔔夏吃姜, 不勞醫生開藥方。 蘿蔔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 性平微寒, 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便、生津止渴、補中安髒等功效。 蘿蔔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一般水果還多, 它所含的維生素A、B以及鈣、磷、鐵等也較豐富。 蘿蔔中還含有很多能幫助消化的糖化酶;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的芥子油;能提高巨噬細胞活力, 吞噬癌細胞, 並可把致癌的亞硝酸分解掉的木質素。 此外, 尚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腺素、氣化黏液素、組織氨基酸、膽鹼等成分。 所以, 它對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
烹飪方法
配料:白蘿蔔500克, 羊肉250克, 醬油, 白糖, 蔥, 薑, 大茴香2個, 植物油, 料酒、鹽、昧精備適量。
特點:鬆軟味香。
功效:溫中開胃。
操作:
1.將羊肉洗淨, 切成5釐米見方的塊, 用熱水焯一下撈出, 瀝水備用。
2.將蘿蔔切成5釐米見方的塊, 用熱水焯一下, 瀝水備用。
3.鐵鍋內放50克油, 油熱至七成時, 放肉翻炒, 放醬油50克待肉均勻上色後, 同時放蔥段、薑片、大料, 白糖。 蓋鍋蓋燉5分鐘後放入溫水, 用大火燉開後, 放料酒, 改為文火燉。 待肉六成熟時, 將蘿蔔倒鍋內, 放鹽, 將肉和蘿蔔燉爛熟時, 放味精出鍋裝碗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