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茶樹根的藥用價值與作用

拼音:Chá Shù Gēn。

功效作用:強心利尿;活血調經;清熱解毒。 主心臟病;水腫;肝炎;痛經;瘡瘍腫毒;口瘡;湯火灼傷;帶狀皰疹;牛皮癬。

英文名:Tea root。

始載於:《本草綱目拾遺》。

歸經:心經、腎經。

藥性:涼。

藥味:苦。

基本資訊

科屬分類:山茶科。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茶的根。

功效分類:利水藥。

化學成分

新鮮根含水蘇糖、棉子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類, 並含少量多酚化合物(黃烷醇等)。 葉、枝、莖都含黃烷醇(Flavanol)與咖啡鹼(Caffeine), 含量都是從葉到莖, 自上而下依次減少, 莖含多量1-表兒茶精(1-Epicate-chin)。

藥性論述

性味歸經:苦;涼。 歸心;腎經。

功效:強心利尿;活血調經;清熱解毒。

主治:心臟病;水腫;肝炎;痛經;瘡瘍腫毒;口瘡;湯火灼傷;帶狀皰疹;牛皮癬。

各家論述:《救生苦海》:治口爛, 茶樹根煎湯代茶, 不時飲。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大量可用至60g。 外用:適量, 水煎熏洗, 或磨醋塗患處。

臨床應用

治牛皮癬:茶樹根一至二兩。 切片, 加水煎濃。 每日至三次空腹服。

用於風濕性、高血壓性及肺原性心臟病對改善症狀有一定效果。 據12例觀察, 一般服藥3-7天后心悸、氣短及睡眠不好等即逐步改善;尿量增多, 約3-5天開始浮腫逐漸消退;血壓恢復正常, 胸透複查, 心臟陰影較治前有明顯縮小或改善。 未見不良反應或中毒現象。 是否可代替洋地黃類製劑, 有待進一步研究。 用法:挖取10年以上的茶葉樹根(愈老愈佳), 洗淨切片, 每劑1-2兩, 加適量糯米酒及清水置於瓦罐或瓷罐中以文火煎熬;亦可先用水煎成濃汁後再加糯米酒煮,

無糯米酒單用水煎亦可。 風濕性心臟病加楓荷梨1兩、萬年青2錢, 高血壓性心臟病加錦雞兒1兩, 共煎。 每晚睡前頓服。

治療冠心病: 老茶樹根1兩, 余甘根(PhyelanthusemblicaL.)1兩, 茜草根5錢, 每日劑, 水煎服。 每週服藥6天, 連服4周為一療程。 觀察20例, 服藥二療程。 結果有心絞痛的17例中, 顯效6例, 改善8例, 基本無效3例, 合併高血壓者12例, 顯效3例, 改善7例, 基本無效2例。 心悸、胸悶、頭暈、頭痛、氣急、肢麻等自覺症狀, 半數以上病例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減輕。 部分病例尿量增多, 食欲、睡眠轉佳。 心電圖不正常的14例中, 顯效2例, 好轉4例, 無變化7例, 加重1例。 膽甾醇200mg%的8例中, 7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例下降值為20-40mg%,

3例下降10mg%以下), 1例上升(20mg%)。 副作用:服藥過程中部分病人覺胃部不適, 噁心。

治療心律不齊: 用複方茶樹根片觀察冠心病、心肌炎後遺症等所致的心律不齊(包括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竇性心動過緩等)共30例, 結果顯效(症狀消失, 聽診恢復正常, 心電圖在正常範圍)13例, 有效(自覺症狀與聽診或心電圖好轉)7例, 無效10例。 有效病例半數以上在2-4周內獲效。 初步觀察, 以對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療效較著, 而對竇房阻滯、Ⅲ房室傳導阻滯及持久性房顫等似無效果。 製劑及用法:複方茶樹根片每片含老茶樹根煎膏粉285mg(相當生藥5g), 路丁10mg, B6 5mg。 一般每次片, 日服3次;部分病例于無效後增加至每次片或4片。 服後一般無明顯副作用, 部分病員引起失眠, 少數患者覺胃脘不適,

但加用胃舒平後即可緩解, 能繼續服藥。

茶樹根湯:茶樹根250克, 切成片, 加水煎沸15分鐘後, 用湯坐浴熏洗患處。 每日1次。 功效:清熱, 解毒, 消炎。 主治痔瘡。

結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