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久咳案

楊某某, 男, 24歲。 2007年10月28日初診。 患者經常咳嗽10餘年, 自覺腹中有寒氣上湧而咳, 痰少, 痰質稀白, 時有發灰, 稍飲涼水便可引發咳嗽。 納可, 喜熱飲, 腹部怕涼, 大便不爽, 曾服三仁湯無效。 舌質紅, 苔微黃膩, 脈弦數。 辨證為寒飲伏肺, 化熱作咳。 治以宣肺蠲飲, 化痰止咳為主, 稍佐清熱之品, 方選小青龍東加味。 處方:炙麻黃3克, 桂枝6克, 白芍15克, 五味子6克, 乾薑3克, 法半夏6克, 生石膏15克, 黃芩10克, 炒杏仁(打)10克, 桔梗10克, 桑白皮10克, 炙甘草6克, 茯苓12克, 浙貝母10克, 知母10克, 炙紫菀10克。 7劑, 水煎服, 日1劑。 藥後咳減, 痰多易出, 繼以此方少佐補益脾胃,

培土生金之藥治療3周而愈。

按:小青龍湯乃仲景治療支飲、溢飲、肺脹等的常用方劑。 方中麻黃、桂枝發汗解表, 宣肺止咳;白芍配桂枝調和營衛, 祛風散邪;乾薑溫肺暖脾, 細辛化飲通痹, 二藥合用溫肺化飲;半夏燥濕祛痰, 蠲飲降濁;五味子斂肺, 芍藥益陰, 並為佐制;炙甘草調和諸藥。 本方在立法上散寒化飲, 表裡兼治;配伍上採用辛散溫通, 佐用酸收甘緩, 即寓助衛護營于溫通發散之中, 具有溫散而不傷氣津的特點。 大凡感冒、咳喘, 內有寒飲, 有表證或者無表證者均可選用, 現代常用本方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老年肺氣腫等屬外寒內飲者。 閻豔麗教授臨證使用本方常喜用輕劑, 蓋肺為華蓋, 其位最高, 取“治上焦如羽,

非輕不舉”之意。

此案患者寒飲留滯於胃脘, 而見“腹部怕涼, 喜熱飲, 吃涼便可引發咳嗽”;寒飲阻於中焦, 從肺脈上侵射肺, 故見“腹中有寒氣上湧作咳, 痰質稀白”;“痰質時有發灰”, 灰為腎水之色, 此為久咳已有耗傷腎氣之虞。 選用小青龍東加減為治, 因其表寒不顯, 故改生麻黃為炙麻黃, 且以少量, 不取其發表, 專取其止咳平喘之功;病久腎氣受傷之象初現, 故去細辛, 以防止其“拔腎根”;又因患者舌紅, 苔微黃膩, 脈象弦數, 乃是寒飲久鬱, 已有化熱之征, 少用乾薑3克, 既不違背仲景“病痰飲者, 當以溫藥和之”之訓, 又伍以清熱化痰之藥生石膏、黃芩、桑白皮、浙貝母、知母等兼顧飲鬱化熱之標。 同時加入桔梗、杏仁、紫菀宣發肅降肺氣, 以恢復肺主氣司宣降的生理功能。

且茯苓、半夏相合為用, 又有培土生金, 健脾化飲之意。 全方溫化寒飲, 清熱化痰, 並行不悖, 切中病機, 方獲良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