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告訴你體內的“毒”從何而來

腸胃老是鬧彆扭——口臭、痘痘、過度肥胖, 這些被人喊成“毒王”、“毒後”也真是太可怕了。 那麼你瞭解你身體裡面的毒是從何而來的嗎?真有那麼多毒嗎?為此快看看中醫專家的分析吧!

真的有那麼多毒嗎?

中醫專家認為, 人體只要和外界接觸, 例如吃入食物, 就有廢物產生, 就會有毒素, 中醫稱之為“糟粕”。

關於毒, 中醫專家說, 西醫與中醫對之定義不同。 西醫的解釋非常抽象, 就如我們《現代漢語詞典》中所釋義的:“‘毒’是進入有機體後能跟有機體起化學變化, 破壞體內組織和生理機能的物質。 ”

而中醫所說的“毒”範圍要更廣泛,

廣義的“毒”包括新陳代謝產生的所有對人體不利的物質, 這包括脂肪、蛋白質的代謝物以及由外界經口鼻、皮膚進入人體內的有害物質。

《中醫診斷學》所述的“毒”一是指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特殊病因, 即疫癘之氣, 又名毒氣, 如麻毒、疫毒;二是指某些有特殊毒性作用的病因, 如蛇毒、食毒、蟲毒;三是指邪盛病重之證候, 如熱毒、火毒、濕毒、麻毒等;四是外科瘡瘍類疾病, 如癰、疽、疔、癤等。

無論是西醫理論還是中醫看法, 我們不難得出, 人在一生的過程中, 無論人體內或者人體外, 都難以預防與“毒”的不期而遇, 即使人體外的毒極也可能已經通過某些管道進入了人的身體內, 成為了內在毒素。

毒素究竟從哪裡來?

中醫專家認為,

就像我們平時一定要吃東西一樣, 人體很難不與外界接觸, 於是“毒”就來了。 毒素的來源主要有三種管道:

1、毒素先天爸媽給的體質

當一顆卵子和一粒精子相遇後, 結合成為胚體, 帶著來自精子和卵子的遺傳基因, 這便形成了個人體的先天體質, 中醫根據陰陽五行學說, 便把人的體質分為陰虛型、陽虛型、氣滯血瘀型、痰濕型、氣血兩虛型。 陰虛型、陽虛型、偏熱型體質容易生濕。

2、毒素從飲食得來

有些人常常覺得很尷尬, 因為每次進食後, 都很容易放屁, 而且放的屁又響又臭, 搞得老被人以厭惡的表情對待, 既苦惱又不是滋味

很多人都有放屁的體會, 特別是愛肉人士。 當吃肉太多, 而大便又不很通暢時, 就容易放臭屁,

這其實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排毒方法。 肉類會分解對人體無益的二氧化硫等代謝物和毒素, 當毒素無法隨糞便排出體外時, 便隨著屁的釋放離開人體。

中西醫均認為, 人類在進食後, 食物進入人體內, 消化分解出來的有用物質會被吸收, 無用物質或毒素便形成大小便, 等待排出人體外。 如果大小便不能及時將毒素排出體外, 對身體都是有害的。

中醫專家說, 中醫強調的排出毒素是從大小便通暢著手。 他認為, 一般來說, 兩日沒有大便即可稱之為便秘, 便秘會使大便中的水分及有害氣體被腸腔再吸收, 這對人體是有害的, 即使肝臟對這些毒素物質可再做一次解毒, 但也無形中加重肝臟負荷, 進而影響到肝臟的功能。

經調查發現, 每天大便2次的人壽命更長, 是因為及時排出了體內毒素, 令到血中有害毒素物質減少的原因, 所以說大小二便通暢對維持人體健康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3、毒素從環境得來的

生活習慣和環境對一個人的身體影響也很大。 人類是生活在自然環境中, 由於環境污染日趨加重, 人體內環境污染也隨之加重。 自然環境中空氣和食水的污染、細菌、病毒、化學農藥、重金屬污染、洗潔用品等家用品的污染, 都會加速積聚人體的毒素。

對於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 緊張的生活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神經系統, 進一步影響到新陳代謝。 新陳代謝不佳的情況下, 人體自然容易吸收了本不該吸收的毒素。

毒素來源一覽表:

1、燒焦食物:如燒烤過的食物;

2、高溫烹調的食物;

3、腐敗食物;

4、已發芽的食物:注意馬鈴薯、花生等有無發芽;

5、食物添加劑;

6、漂白過或含色素、防腐劑、糖精的加工食品:漂白過的開心果、雪耳、醃制零食等;

7、製作不潔的發酵食物:如臭豆腐;

8、用回鍋油煎炸的食物:如油條、炸雞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