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作用
白瑞香甙的作用參見瑞香花條。 其甙元有抗菌作用, 1:10000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青黴素耐藥株), 1:5000能抑制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 1:2000抑制綠膿桿菌, 但對枯草桿菌無效。
功能主治
和中, 益腎, 除熱, 解毒。 治脾胃虛熱, 反胃嘔吐, 消渴, 泄瀉。 陳粟米:止痢, 解煩悶。
①《別錄》:主養腎氣, 去胃脾中熱, 益氣。 陳粟米:主胃熱, 消渴, 利小便。
②陶弘景:陳粟米:作粉尤解煩悶。
③孟詵:陳粟米:止痢。
④《本草拾遺》:粟米粉解諸毒, 水攪服之;亦主熱腹痛, 鼻衄, 並水煮服之。
⑤《日用本草》:和中益氣, 止痢, 治消渴, 利小便, 陳者更良。
⑥《滇南本草》:主滋陰, 養腎氣, 健脾胃,
⑦《綱目》:煮粥食益丹田, 補虛損, 開腸胃。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0.5~1兩;或煮粥。 外用:研末撒或熬汁塗。
注意
《日用本草》:與杏仁同食, 令人吐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