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足通穀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足通谷穴名解】

讀音:Zú tōng gǔ

1、足通穀。 通, 通道、通行也。 穀, 肉之大會也, 兩山中間的空曠之處也。 該穴名意指膀光經經氣在此冷降歸地。 本穴物質一為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寒濕水氣, 二為至陰穴上傳於此的天部濕熱水氣, 二氣交會後的運行變化主要是散熱縮合冷降, 冷降之水循膀胱經回流至陰穴, 故名。

2、膀胱經滎穴。 滎, 極小的水流也。 本穴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 其變化主要為散熱冷降, 冷降的地部經水極為細小, 故為膀胱經滎穴。

3、本穴屬水。 屬水, 指本穴氣血表現出的五行屬性。 本穴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

其變化為散熱冷降, 表現出水的潤下特徵, 故其屬水。

足通穀穴的功能特性】

附注:足太陽經所溜為“滎”。

穴義:膀胱經經氣在此散熱冷降。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

運行規律:大部分水濕冷降歸地後回流至陰穴, 小部分吸熱後上行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升清降濁。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先瀉後補或灸之, 熱則補之。

【足通穀穴位位置圖】

足通穀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 足通谷穴位於人體的足外側, 足小趾本節(第5蹠趾關節)的前方, 赤白肉際處。

【針刺足通穀穴的方法】

足通穀穴直刺0.3-0.5寸。

【艾灸足通穀穴的方法】

足通谷穴艾條灸5-10分鐘;足通谷穴艾柱灸3-5壯。

【足通谷穴的生理解剖】

有趾蹠側動、靜脈;布有趾蹠側固有神經及足背外側皮神經。

【足通穀穴的主治疾病】

頭痛項強, 目眩, 鼻出血, 癲狂。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